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3

2015考研:社会心理学笔记(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自 我 概 念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
  3.自我意识的内涵
  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
  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28 1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
  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
  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 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
  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
  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
  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
  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
  适应内疚是利人利已的,但过度则会形成变态人格。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8 13: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只有具备自我意识,即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才能适应环境。
  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使用第一人称“我”代表自己。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他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自我意识已形成。这时,其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占有感、爱护感。这时他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来推及其他的一切。即“自我中心期”。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他关于人格形成发展理论,即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都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他把自我意识分为8个阶段。
  1.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时期。
  2.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童年期。有独立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此时父母如果允许其自主行动,并表扬之,就会获得自主感,能自我控制。
  3.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学前期。活动的范围更大,对环境充满好奇心。如果父母对其好奇给予支持,就会表现积极性、进取心。
  4.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发展。教师成为重要人物。他们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如支持、表扬,则会加强其勤奋感;否则有自卑感。
  5.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青春期。核心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统一。在任何时地都能认识意识与行为的主体是自己。
  6.获得亲密而避免孤独感――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其意义在于,能使人相互关怀。
  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中年期壮年期。立业阶段。此时有两种可能:积极方面,除了关心家庭成员,还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的幸福。
  8.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前面的每个阶段都多顺利,则此时有完美感;相反,则产生失望,回顾一生多有遗憾,有绝望感,于是萎靡不振。
  埃里克森理论排除了本能方面,强调了自我与社会作用。
  三.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征
  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丰富深刻
  2.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敏感性、丰富性、闭封性、起伏性。
  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自我意识出现了矛盾,就要使矛盾双方朝一致方向再统一,但统一的后果,可能是积极,可能是消极,表现为不同类型:
  ◇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期不能确立,积极自我难生成。◇自我否定型――消极的。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有人会放弃理想我。◇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评估过高,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表现为白日梦,虚幻中度日。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自我萎缩型――理想我极度丧失,对现实我又极度不满,自卑感重,甚至现实与理想我对抗。会导致精神分裂、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8 15: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从神秘的自我观与思辨的自我观(灵魂)——经验的自我观(自我)——分析的自我观(用实验、调查法研究自我评价).
  ◇詹姆士(William?James, 1890)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四个成分的自我概念
  1 身体和物质的
  2 社会的
  3 精神的
  4 纯粹的自我概念
  成分自我概念的价值各不相同,层次上有序;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
  ◇弗洛依德――三个层次中的自我,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防御作用、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执行功能。它满足本能欲望,并根据现实原则控制本我。2.奥尔波特――分为主体我、客体我等;
  ◇米德――自我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罗杰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
  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引导个人行为
  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
  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支持——实现期望的行为——实现期望
  ◇社会学家库利(Cooly,1902,关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理论
  人际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
  由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发展起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儿童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自我概念
  ◇Rosernberg对自我概念的多维视角研究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
  现实自我并不是种种成分要素的简单集合;中心位置(一个成分)与边缘位置;构成:若干成分——部分——个整体。一般的自我概念和具体层面的自我概念
  ◇Harter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应区分为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重视自我概念的测量。
  评价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成分要素在不断增长。
  ◇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Williams H?Fitts于1965年编制。据美国人格测验评鉴(personality tests and reviews II)1975年报告,该量表是1969——1971年间在研究上被引用最多的十四种人格测验之一。(详见书)
  ◇Marsh的改进模型
  80年代初, Marsh及同事以Shavel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自我概念分为: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情绪稳定性、自尊等维度。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研究
  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自我概念的理论、结构、特殊成分;自我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分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志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
  张春兴——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
  ◇黄希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和他人分别开来。
  郑涌、黄希庭: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1992)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
  对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自我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自我。
  中公考研祝你考研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15:05 , Processed in 0.07528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