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金融硕士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中公研搜集整理的一些论述题,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考生们在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帮助。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点、主要问题以及改革方向。
(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解释。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不安。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并达成《牙买加协议》,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A. 汇率安排多样化,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决定汇率制度。
B. 黄金非货币化。
C. 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
D. 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E. 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2)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牙买加协议》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A.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之
间相互牵连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B. 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更加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经济。主要储备货币的
浮动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动调节,可以灵敏地反映经济的变化情况,这有
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同时,自由的汇率安排可以使成员国充分考虑各自的经济状况,维持其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不必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丧失国内的经济目标。
C. 多种形式的国际调节方式,适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
相差悬殊,以及各国发展模式、政策目标和客观经济环境都有不同的特点,从而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矛盾,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
虽然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储备和汇率制度多元化的特征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A. 《牙买加协议》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因此,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成为了
大多数国家的选择。IMF放弃固定汇率制度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其成员国的汇率干预,是的竞争性升值或者竞争性贬值经常发生,国际汇率处于剧烈的波动中,使得国际贸易的经营风险剧增,严重影响了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B. 牙买加货币体系提出的国际储备多元化也存在着困难,表现为不稳定性。因为,在
浮动汇率制度下,主要的储备货币币值经常波动,使得国际储备的总规模也发生变化,造成了国际储备管理的复杂性。
C.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牙买加货币体系本希望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国际收支调节,但是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有: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其次,完全由逆差国自我调节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无法维持稳定和平衡。最后,由于储备货币多样化和汇率安排多样化,货币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来源点也变得多样化,但牙买加货币体系缺乏有效的主观或客观危机预警指标,从而使得危机的防范无处着手。
(4) 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A. 第一,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造。这一方案遭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反对。
发达国家主张“开放、稳定和有序”为特征的改革,而发展中国家强调要加强短期国际资本的监督,逐渐开放金融市场的改革。
B. 第二,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改革方案有如下观点:
a.成立新的更有约束力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负责对全球金融事务实施监管、仲裁和协调,解决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并在法律上对各国具有绝对的约束力。
b.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c.实施全面的浮动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