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2016考研金融硕士之国际金融要点解析(十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战2016年金融硕士考研的同学,要想拿高分必须要广泛涉猎,全面复习,从经济学到投资学、银行货币学到国际金融、公司理财等各个方面,在有精力的前提下,大家要多看看。下面中公考研分享国际金融方面章节要点,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
  [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选择]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经常账户差额恶化、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理由有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防止外汇投机活动、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各国不正当竞争。
  [判断]外部均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际收支为零,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判断]降低利率将会使曲线向右平移。
  [判断] 一国及其周边国家若想加强合作,保持固定汇率或使用同种货币安排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名词]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封闭条下宏观经济均衡,即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还包括外部均衡层面,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简答]国际收支调节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一方面,外部不均衡会影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当事国的对外交往能力和货币信誉,并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内部不均衡也会影响到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任何追求内部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可能破坏现有的外部均衡条件,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简答]汇率制度选择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的方面。
  第一,不同汇率制度下对外经济失衡的表现不同。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护本币的对外价值,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必然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对外升值,因为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则随着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使IS曲线和BP曲线都向左移动。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对外贬值,具有奖出限入的作用,则随着贸易逆差改善而同时推动IS曲线和BP曲线右移。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具有不同效应。实行浮动汇率制,自然比固定汇率制增加了汇率政策这一工具。此外、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效果增强,浮动汇率制下,随着跨国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财政政策失效越快,货币政策的产出放大机制越强。
  [简答]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扩大了政府支出,提高了本国收入并带动了进口增加,导致经常账户差额恶化;另一方面却引起名义利率上升,从而有利于资本流入而不利于资本流出,改善了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所以,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致的资本流入规模就越大,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效果也就越突出。于是,在不采取冲销政策时,因大量资本流出而导致的国内货币扩张自然进一步放大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
  [简答]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货币扩张推动该国LM曲线右移,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逆差主要是由于本国收入提高带动了进口支出增加;当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则主要是因为本国利率水平下降引起大规模资本流出,造成了国际收支逆差。逆差将导致本币贬值,使汇率水平上升,推动BP曲线和IS曲线同时向右移动。伴随着IS、BP曲线的调整,利率水平回升,国内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新的内外均衡。如果价格水平等其他因素不变,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至少可以在短期里使本国收入提高,从而在不影响外部均衡目标的条件下,有利于追求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论述]分析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本国经济结构特征。如果是小国经济,同时又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关系密切,那么选择较高固定程度的汇率制度更加理想。如果是大国经济,则适合采用浮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
  (2)基于特定的政策目的。实行固定汇率制的货币当局承受着引入通货膨胀的压力;浮动汇率制则将外国的通货膨胀隔绝开来,阻止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跨国传播,有利于本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相对独立发展。
  (3)区域性经济合作情况。当两国经济交往密切时,两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或使用同种货币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4)国内外经济条件制约。如果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已经与国际金融体系融为一体,而本国货币当局干预能力较弱,那么采用固定汇率的安排将无法应对国际金融动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论述]分析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
  (1)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①汇率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真实情况。
  ②外部均衡可自动实现,不会引起国内经济波动。
  ③避免通货膨胀跨国传播。
  ④有利于稳定经济。
  ⑤可自动调节短期资金移动,预防投机冲击。
  (2)浮动汇率制的缺陷。
  ①增大了不确定性和外汇风险。
  ②外汇市场动荡,容易引致资金频繁移动和投机。
  ③容易滥用汇率政策和引起国与国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冲突。
  2016年考研复习即将进入暑期强化阶段,希望考生能够抓住假期,高效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半年集训、暑期集训、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强化复习助力!
  相关推荐:2016金融硕士考研知识拓展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07:52 , Processed in 0.05921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