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2016考研中国法制史冲刺梳理:西周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法律硕士的考研复习过程中,必定会有自己的薄弱部分,这是会出现在大多数考生身上的正常现象。为了帮助法制史比较弱的考生,下面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梳理的中国法制史的知识点。
  西周(11世纪BC-770BC)
  (一)西周的法律思想:“以德配天” ( 德要求敬天、敬宗、保民)和“明德慎罚” (实施德教,用刑宽缓)。不仅对西周的法律制度及宏观法制特色起决定性作用,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则与标本,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为“礼法结合”的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哲学基础。改变方式:继承创新,总结并吸取夏商灭亡的教训。“周天子”、 “天命糜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二) 礼治基本原则:亲亲、尊尊(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 立法活动 :制定周礼、编定刑书(《吕刑》“治新国,用轻典;治平国,用中典;治乱国,用重典。”)
  (四) 法律形式:王命(誓命诰)、刑、礼、习惯。《周礼》为周公所制;刑有《九刑》(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周朝的刑书,二是五刑加上赎、鞭、扑、流。)、《吕刑》(吕国的司寇吕侯所作),西周一部重要的法典,其中贯穿着“明德慎刑”的精神
  (五) 宗法等级制度:①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西周的最根本的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②内容是大宗率小宗,同姓不婚。③本质: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组织密切结合,维
  护贵族统治。
  (六) 礼与刑(法)的关系:
  1、两者密不可分 :(1)礼是法的基础和渊源,礼是纲,法是目; (2 )礼本身就是广义的法,以礼为法,礼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两者有所区别 :(1)从作用上看,礼着眼于事前预防,正面积极,刑着重于事后惩罚,消极制裁。 (2 )从适用原则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七)礼:①礼的渊源为祭祀,至迟在商代已经出现 ②定义: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及言行规范的总称③核心内容:忠、孝 ④基本原则:亲亲、尊尊⑤作用一是严格区分等级名分,维护宗法秩序,调整社会关系。二是以礼防民,预防犯罪。
  “礼不下庶人”:一是不同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礼来调整,庶人不得违法享受贵族的礼。二是各级贵族的活动主要靠礼来进行调整。
  “刑不上大夫”一是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的各级贵族。二是同罪异罚,大夫以上贵族犯罪,一般不适用庶人的刑罚。
  (八)西周法律的基本内容
  1、刑事。罪名:违抗王命、放弑其君、乱暴力正、不敬、谤君、不贡、寇攘奸宄(强盗劫掠)、杀人越货、不教不友、酗酒等 。
  2、刑罚体系:五刑(主刑)另有九刑之说,加鞭、扑、赎、流 ;五罚、五过 。
  3、刑罚原则(最能体现法律思想)(1)矜老恤幼原则(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时乃不可杀。(3)罪疑从轻,宽严适中原则(4)同罪异罚原则(5)罪不相及原则(6)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原则
  4、刑罚种类:(1)五刑 (主刑):另有九刑之说,加鞭、扑、赎、流(2) 赎刑(以金钱或物品抵罪)。(3)劳役刑A圜土之制(类似徒刑)B嘉石之制(类似拘役) 开创了中国有限期劳役刑制度
  5、民事、婚姻制度:① 契约:西周的“司约”管理契约事宜,“质人”为具体的管理人员。 契约形式:A、 质剂(买卖)契约,“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约;“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约。B、傅别(借贷)契约,“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C、、租赁契约②婚姻: 三原则是 一夫一妻,实质上的一夫多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卜得吉兆后定婚)、纳征、请期、亲迎。法定条件下的休妻和不准休妻:“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③家庭继承制度:男尊女卑、嫡长子继承
  (九) 行政(司法)管理体制:官制:周王、三公(辅佐天子,太傅、太保、太师)、二寮(官僚机构,太史寮、卿事寮);太史寮:祭祀、历法、记史;卿事寮:下设司徒、司马、司空;地方类似中央。
  司法(行政)机关体系:周王三公之下设大司寇一人,小司寇二人,主管听狱断讼、制定司法政令等 西周司法官的“五过”:惟官、惟反(报私怨)、惟内(亲属)、惟货(受贿)、惟来(请托)。犯五过之罪,“其罪惟均”
  (十)诉讼审判制度:1、狱讼形式的划分:“争罪曰狱,争财曰讼”,原告自诉狱与讼,刑事与民事案件。听讼、断狱2、审判制度:(1)注重证据,“听狱之两辞”(2)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3)三刺(讯问):疑难案件要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4)读鞫:(“成劾”)(5)乞鞫:上诉
  (十二)监狱制度: 监狱也称圜土、囹圄。西周设“掌囚”、“司圜”两种监狱管理官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7 06:37 , Processed in 0.05178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