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新闻传播专硕与学硕的区别汇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11年考研开始,全国48所高校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下称:专硕)”,专业硕士,说白了,类似于工商管理硕士(MBA)之类,只是在新闻传播领域,由于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招收专业硕士非常有必要,论证了好几年,由国内7所高校牵头组成筹建小组,7所高校是:北清人复、中传媒、华中科、武大。
  其中,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我们传统考研的硕士形式)在考试、培养、导师制、毕业论文实习形式都有区别。今天我给大家主要讲讲考试的区别,以传媒大学为例,报考其他高校的做“框架上”的参考即可。有关“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导师制、毕业要求等官方文章,参见我专业硕士博客:
  本质篇
  专硕(新闻传播领域里的“MBA”)重实践(考试考题重实践能力、培养方式采用学校、媒体双导师制度),学硕重学术,从新闻传播这一学科特点(本身就重实践性)来看,专硕是大势所趋。开设专硕意在主要招收有媒体工作经验的考生,但是应届生完全可以报考,只是说你有媒体工作经验在考试、录取中会有那么些许优势(个人之见)。如果应届生没有媒体工作经验,则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媒介实践能力,才能应付考专硕。
  培养篇:
  专硕采用双导师培养制度(学校、媒体各一名导师);专硕学制各校不一样,2-3年不等;公费自费、奖学金制度要看各校相关政策;专硕注重实践性,意在招收有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考生,如果你是在媒体工作的考生,或媒体工作过的考生,考专硕非常适合。因为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学硕培养偏理论、相较于专硕更加偏专业研究,新闻学为传统硕士招生专业,现在出现专硕,也是在改革,但起码几年内,还是以学术硕士培养为主,改革会渐变式。
  考试篇:
  专硕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2)或英语(1);专业课(334);专业课(440)【所有高校新闻传播专硕专业课科目代码统一为334、440】
  初试命题、考试要求:
  政治统一命题,英语(1)或(2)统一命题【注:英语(1)即为传统学硕英语,英语(2)为专硕英语,比学硕英语简单些,个别新闻传播牛校(清华 人大 复旦等)要求高,采用英语(1)】,334、440为各招生高校自主命题。关于专业课《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科目,其中48所招收专硕学校中,有40多所学校采用教育部统一的《334命题指导意见(大纲)》,但只是采用大纲指导,命题则自己高校自主命题(出不出考纲上的知识点,没有要求)。
  关于专业课《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科目,则各学校都自主命制考纲、试题,教育部未对440 科目给出统一指导意见或大纲,建议报考专硕考生,关注你报考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学硕之前考研情况,因为专硕是从学硕移植过来的,之前的考试书目、命题规律有参考价值。
  2011年,未有440全国统一大纲,各校440科目,只有个别学校给出了大纲(例如传媒大学),其他大大部分学校未指定大纲,且2012年即使各学校有考纲,也是“千奇百怪”,因为各学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设置都大不同(例如,有学校有传媒经济学、有学校注重新闻实务等等),建议:你报考什么学校,就去关注什么学校的440大纲发布情况,如未发布,则关注其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历年考试情况,做参考,专硕都是从学术方面移植过来的,各校皆如此。
  关于调剂:
  11年因为是全国统一首次招收新闻传播专硕,对于新闻传播专硕这一新兴专业硕士,考生还都不是很了解,学制、培养方式、含金量、就业情况都不明朗,所以报考人数相对不多,为这一学科长久发展(人丁兴旺),很多院校施行了学硕落榜生调剂到专硕这一政策,这符合要求,因为学硕和专硕很多是相通的。随着专硕越来越热,我认为,专硕以后调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难易程度:
  11年,专硕报考人不多,专硕没有学硕热,相对学硕好考些,但是专硕注重实践能力,如果考生自己的条件是书呆子型,则不建议考专硕。
  12年,专硕会热起来。难易程度难说。
  就业篇:
  专硕没毕业生,全国首次招生,不明朗,至于含金量,我想,如果用人单位认可你这学科,认可你的能力,含金量就不会差,新闻传播本来就是注重实践的学科,传统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就业,媒体也喜欢招收活跃的,非书呆子似的人才的。
  专硕为全日制正规招生,都有双证的(毕业证、学位证)。
  复习备考篇: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MJC),2011年是7所高校【北清人复,传媒,武大,华中科】牵头、全国48所高校首次统一开设专业招生,相较于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而言,他更加注重传媒行业的实践能力,从2011年各高校初试考题考察的内容来看,题目更加的开放、有深度、重实践。
  其中专业课一【综合能力334】更加的如科目名称一样,考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如《教育部统一指导大纲(意见)》上所言:以案例分析以及论述题为主。个别牛校(例如北大、人大、复旦、浙大等几个)未采用教育部统一指导大纲,而是自己根据本学校主要研究方向命制考纲,其他采用教育部指导大纲的高校,出的考题也有的是超出考纲范围,大纲只是一个指导意见,人家没说一定出里面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还是要广泛涉猎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尤其是传播学方面的内容,结合1-2年内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予以解读思考,无需死记硬背,并且要多看学术期刊、论文,才是复习好334这门课的应有之道。
  1、专硕、学硕如何选择?哪个好考?(以传媒大学为例)
  有人总结了,说11年传媒大学专硕接受学硕的调剂,从而验证出,专硕好考些,我觉得有点道理,但是不客观。11年专硕第一年招,据说报名人数不理想,因为第一年招,学习、就业情况都没参考,用人单位承认不承认,以后可以不可以继续深造都未知,所以很多人不敢冒险报专硕,传媒大学据说专硕专业课440判卷较宽松(因为我了解到很多人专硕440科目分数120多很正常,130多不少),440科目试题并不简单到如此程度。加之国家线在355,我认为宽松是在国家线判卷阶段的“口风”后,否则没有多少人上线,就这样放宽松,还有很多方向招不满人,需要调剂。
  11年是这么个情况,11年的专硕是比学硕好考。但12年呢?一定吗,真未必,今年专硕招调剂了,认为好考,就会有很多人转投专硕,以及第二年招专硕,报名人数会越来越多。专硕12年不会冷了,我认为。
  至于哪个好考?我认为都不好考。考生大可不必从哪个好考来选择,应该从什么方面选择?从专硕与学硕的特性(更注重实践性适合不适合你),从它要求的条件(英语水平:英语1、英语2,你英语好坏,根据自身条件),考不考文史综合(文史你是强项还是弱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就业、继续深造、考博、考公务员等)来选择,而不要从哪个好考哪个不好考来判断,现在都不好考。
  2、新闻传播专硕科目334和440是全国统一出题吗?334 和440 是什么,所有学校专硕都考334 和440 考的内容都一样?
  NO。各个学校自主命题,2011年全国48所高校统一招收新闻传播专业硕士(MJC),这48所中,据不完全估计,科目334(专业课一),只有不到8、9所高校采用的是自己学校命制的大纲。其余高校则采用教育部统一的指导大纲,但各学校仅是参照该大纲,命题要自己命制,出不出大纲上的考点,各个学校有自主权,有很大可能会出超纲的试题。440科目(专业课二),则没有全国统一指导大纲,各个学校会根据每个学校各自的学科专业(偏重新闻、偏重传播、偏重传媒经济学等等)建设、之前的新闻学、传播学学术考研来设置专硕440科目的考察范围,有个别学校11年出了440大纲,如传媒大学,很多学校由于时间紧,11年没有出440的大纲。12年预计会有很多学校出自己的440大纲。
  3:新闻传播专硕(MJC)与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他是新闻传播领域里的“MBA”,注重实践能力。目的是招收在媒体中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但不局限于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完全可以报考,由于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硕是这个学科考研今后的大势所趋。个中原因不再详谈,官方文章中写了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弊端(例如,新闻研究生毕业都不会写基本的新闻稿,缺乏实践,用人单位(媒体)不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2次培训,所以如果你实践能力不强、经历不多,则找工作很难)。
  4、几类人不适合考专硕?
  (1)书呆子似的,只知道背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赶紧放弃专硕。
  (2)不愿意看新闻的,每天不关注新闻的,很少关注新闻,不关注社会问题的。
  (3)知识面不广的,脑瓜不活分的,以后不适合做记者,也考专硕恐难。
  (4)不了解媒介动态,不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中有关媒介的,不知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传播的。
  (5)新闻传播学专业素养不强的人
  5、学硕能否调剂专硕?
  现在问能否调剂,简直是非常无聊的问题,能不能调剂的前提是,所调剂入的专业需要有空额,才能接受调剂,那么有没有名额是不是要等到分数线出来后啊?11年传媒大学以及很多学校是专硕有调剂,那我认为是第一年招,没多少人报的原因,12年绝对专硕会热门起来,调剂的可能性不大。现在问能否调剂的考生,哪凉快哪去。
  6、北大好考?线低啊
  有人问我专硕,北大分数线低,好考,我反驳说,此言差矣。北大是自主划线学校,人家把分数线划200,也是她的权利,因为各校专业课试卷、判卷尺度不一样,所以分数没有可比性,北大专业课超难,是很考察综合能力的,一般人没有那个能力答好,判卷尺度也很严,所以分数线低,但绝对不能从“分数”来判断学校报考难易程度,没有可比性。
  7、英语1与英语2的区别
  这个全是我的感觉,第一是两者的大的题型都是一样的,都是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两篇作文。唯一感觉完型没有太大的区别,难度差不了多少。第二就是区别了,主要在于1.阅读理解,英语二的文章比英语一的稍微简单点,主要是选项要比英语一的简单一些,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2.新题型,英语二和英语一不太一样,英语一主要是七选五,选小标题和排序,英语二是选小标题,正误判断和多项对应,感觉这个英语二的这个比较简单,是得分的重点。
  3.翻译,这也是一大不同,英语一是从一篇文章中选出五句话来分别翻译,英语二是全篇翻译,虽然是全篇,但这比较简单,是得分的重点。
  4.两篇作文,小作文英语一是以应用文为主,一般都是写信,英语二除了应用文(主要写信)以外,还有一个新的,就是摘要;大作文的话,个人感觉,英语一大多数都是以看图(动漫)说话并评论为主,英语二也是看图,但是以看图表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1:49 , Processed in 0.10494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