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5|回复: 0

2017管理类联考指导:逻辑中的假言判断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7 1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中公考研逻辑教研室——邢丹丹)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假言判断的特征,学会判定题型;
  2.掌握假言判断“如果,就”的解题技巧。
  二、基础知识
  1.假言判断如何判定题型?
  题干中出现典型的关联词:如果…就…,只要…就…,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1)“如果,就”解题技巧。
  “如果,就”连接两句话,做题过程中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称之为翻译的过程。
  “如果P,就Q”,翻译为“P→Q”。
  口诀:如果就,前推后。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可以直接翻译为“天下雨→地湿”。
  (2)只有,才”解题技巧。
  “只有Q,才P”,翻译为“P→Q”。
  口诀:只有才,后推前。
  例如:“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可以直接翻译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即,“努力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
  2.用技巧
  逆否等价:
  P → Q 等价于 - Q → - P
  口诀:肯前推肯后等价于否后推否前。
  三、经典例题
  【例1】
  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E.许六在案发现场,因此许六是杀人犯。
  【答案】C
  【中公解析】一步:定题型,翻译题干。
  “如果,就”假言判断;“如果就,前推后”,可以翻译为“杀人犯→在现场”。
  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利用“逆否等价”判定选项的正误。
  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B项:不是杀人犯→不在现场,属于否前,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C项:不在现场→不是杀人犯,属于否后否前,正确;
  D项:因为不在现场可以推出不是杀人犯,否后否前,所以许六不在现场,一定不是杀人犯,错误;
  E项:同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例2】
  如果苇花飘飘,林溪就去观苇;如果温度很低,林溪就不去观苇;只有天空晴朗,林溪才去观苇。现在林溪去观苇了,可见( )。
  A.苇花飘飘。
  B.温度很高。
  C.风大。
  D.天空晴朗。
  E.阴天。
  【答案】D
  【中公解析】一步:定题型,翻译题干。
  花→去;低→-去;去→晴。
  二步:利用“逆否等价”判定。结论说“林溪去观苇”,则可得到“温度不低”或者“天空晴朗”。
  A项属于肯后,排除;B项温度很高与温度不低属于不同的概念,排除;C项无关选项,排除;E项推不出,排除。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管理类联考综合包含初等数学、逻辑以及中文写作3大模块,2017考研学子们要逐一击破。为此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19:50 , Processed in 0.0659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