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回复: 0

逻辑考点解析: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7 1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理是管理类综合考试必考点之一,其中归纳推理是推理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不具有)某种性质并且未遇到相反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全体都具有(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其结构形式为:
  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反例)
  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
  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运用十分广泛。如“蚂蚁搬家、大雨哗哗”、“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格言谚语就是使用简单枚举的方法得到的。当然在科学实验中也会使用简单枚举的方法,比如物理学中“热胀冷缩”、“万有引力”等定律的最初的假定。但是鉴于简单枚举推理的特点——通过对部分对象的考察推断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结论不具有必然性。举个例子,欧洲人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观察到千千万万只天鹅全都是白色,他们利用简单枚举法得出“所有的天鹅是白色的”这一结论。后来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原来的结论就被推翻了。因此要加强结论的可靠性,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前提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多一些,广一些。
  (2)减少遗漏反例的可能性。
  在考试中,经常涉及到问卷调查或实验调查类型的题目,众多调查使用的便是简单枚举的推理方法,它们经常出现的一个错误便是“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下面以一个真题为例:
  【例1】
  为了调查当前人们的识字水平,其实验者列举了20个词语,请30位文化人士识读,这些人的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识读结果显示,多数人只读过3到5个词语,极少数人读对15个以上,甚至有人全部读错。其中,“蹒跚”的辨识率最高,30人中有19人读对;“呱呱坠地”所有人都读错。20个词语的整体误读率接近80/%。该实验者由此得出,当前人们的识字水平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实验者的结论构成质疑?
  A. 实验者选取的20个词语不具有代表性。
  B. 实验者选取的30位识读者均没有博士学位。
  C. 实验者选取的20个词语在网络流行语言中不常用。
  D. “呱呱坠地”这个词的读音有些大学老师也经常读错。
  E. 实验者选取的30位识读者中约有50%入学成绩不佳。
  【正确答案】A。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调查运用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需要注意调查对象范围要广、要多。A选项指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对实验的结论构成质疑。
  联考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和中文写作,考生们要根据自己的强弱势科目有针对性的复习,即不同的科目要有不同的复习计划。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13:07 , Processed in 0.0625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