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回复: 0

2016考研逻辑假言命题:如果,就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7 1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言命题是管理类联考逻辑的重难点,很多考生在转化过程中经常出错,下面中公考研就分别为大家讲解各类假言命题,希望考生认真学习。
  2016考研逻辑假言命题解读:如果,就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假言命题的特征,学会判定题型;
  2. 掌握假言命题“如果,就”的解题技巧。
  二、 基础知识
  1. 假言命题如何判定题型?
  题干中出现典型的关联词:如果…就…,只要…就…,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2. “如果,就”解题技巧。
  (1)做翻译
  l “如果,就”连接两句话,做题过程中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称之为翻译的过程。
  l “如果P,就Q”,翻译为“P→Q”。
  口诀:如果就,前推后。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可以直接翻译为“天下雨→地湿”。
  l “如果,就”的替代表达方式:只要P,就Q;为了P,一定Q;凡是P,都Q;P离不开Q;P必须Q。题干出出现类似关键词,仍然是“前推后”。
  (2)用技巧
  逆否等价:
  P → Q 等价于 - Q → - P
  口诀: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例如:“天下雨→地湿”,“地没湿→天没下雨”这两个式子是一定正确的。但是“天没下雨,地可能湿,也可能没湿”,“地湿,天可能下雨,也可能没下雨”。所以“肯前和否后推出肯定的结论,肯后和否前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
  三、 经典例题
  例1. 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E.许六在案发现场,因此许六是杀人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定题型,翻译题干。
  “如果,就”假言命题;“如果就,前推后”,可以翻译为“杀人犯→在现场”。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利用“逆否等价”判定选项的正误。
  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B项:不是杀人犯→不在现场,属于否前,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C项:不在现场→不是杀人犯,属于否后否前,正确;
  D项:因为不在现场可以推出不是杀人犯,否后否前,所以许六不在现场,一定不是杀人犯,错误;
  E项:同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7 15:46 , Processed in 0.05023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