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回复: 0

联考逻辑强化知识点:关系命题及推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7 1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关系命题
  1.所谓关系命题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命题。
  2. 关系命题与直言命题的关系
  在简单命题中,直言命题不都是用“是”或“不是”作联项的判断,但是用“是”或 “不是”联结的也不一定就是性质判断。
  关系命题有时也使用“是”或“不是”来联结关系者项与关系两方面的概念,二者有 时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关系命题与直言命题之间的区别。
  (1)关系命题中的关系属性是各个关系者项之间的一种关系,直言命题中的谓项是 主项独立具备或不具备的属性。
  (2)关系命题断定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而直言命题断定的对象只有一个主体。
  (3)关系命题的量项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而直言命题的量项只有一个。
  二、关系命题的种类
  关系命题按照关系的性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对称性关系。
  (1)当事物 a 与事物 b 有关系 R,并且 b 与 a 之间一定也有关系 R 时,则 R 是对称关系。
  常见对称性关系有:相同关系、相等关系、相似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 系、同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城关系、同乡关系、邻居关系、战友关系等。
  (2)当事物 a 与事物 b 有关系 R,且 b 与 a 肯定没有关系 R 时,关系 R 就是反对称关系。
  常见反对称关系有:大于、小于、多于、少于、之上、之下,打败、战胜、剥削等 (3)当事物 a 和事物 b 有关系 R,且 b 与 a 是否有关系 R 不定,即 b 与 a 既可能有关系R,也可能没有关系R 时,关系 R 就是半对称关系。如张三喜欢李四,而李四是否喜欢张 三不一定。此种关系为半对称关系。
  常见半对称关系有:喜欢、认识、表扬、批评、帮助、信任、佩服等。
  2.传递性关系。
  (1)当事物 a 与事物 b 有关系 R,事物 b 与事物 c 有关系 R,且事物 a 与事物 c 也有关 系 R 时,关系 R 就是传递关系。
  (2)当事物 a 与事物 b 有关系 R,事物 b 与事物 c 有关系 R,而事物 a 与事物 c 没有关 系 R 时,关系 R 就是反传递关系。
  (3)当事物 a 与事物 b 有关系 R,事物 b 与事物 c 有关系 R,而事物 a 与事物 c 是否有关系R 不定时,关系 R 就是半传递关系。 如张三喜欢李四,而李四是否喜欢张三不一定。此种关系为半传递关系。
  常见半传递关系有:认识、信任、佩服、帮助、尊重等。
  三、关系推理
  1.关系推理就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关系命题,并依据关系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关系推理的种类
  (1)按照前提数量的多少,关系推理可以分为直接关系推理和间接关系推理。直接关系推理的前提只有一个前提,间接关系的推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
  (2)按照前提和结论的性质,关系推理可以分为纯粹关系推理和混合关系推理。 前提和结论都是关系命题的推理,称为纯粹关系推理。前提中有关系命题,又有直言命题,而结论是关系命题的推理称为混合关系推理。
  (3)按照关系的逻辑性质,关系推理可以分为传递性关系推理、反传递性关系推理、 对称性关系推理和反对称性关系推理。传递性关系推理是根据传递关系的性质进行的推理。
  四、关系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关系命题的负命题就是否定一个关系命题之后得到的命题。
  关系命题的负命题等值推理是利用关系命题的性质推出一个新的命题。
  一般情况下,关系命题的负命题比较容易转化成等值命题,但在出现两个特称或全称的量词时,容易出错,注意量词的转化。转化规则为:“全称变成特称,特称变成全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14:21 , Processed in 0.06658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