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回复: 0

辩证分析的十种方法:全面分析或反向求异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7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会全面分析或反向求异分析,即能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事物;要既能从正面想到反面,也能从反面想到正面;既能看到矛盾中的统一,又能看到统一中的矛盾;既看到主次矛盾的差异,又看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既看到主流,又看到支流;既能看到整体,也能看到部分。这样,才能懂得祸福相倚,泰山不让泥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些道理,才能打破思维的僵局,使人茅塞顿开,思如泉涌。不但能使议论全面深刻,免得以偏概全、喧宾夺主,而且常能使人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力度的文章来,从而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决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削足适履皆不可取。
  【例如】
  鲁人徙越的寓言
  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简析】
  由这个材料我们当然可以引出这样的道理: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因地制宜,才能成功;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但是也可以反向求异思维: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这也是一种优势,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例如】
  “蚂蚁爬石像”的故事
  一尊美丽的大理石女神雕像亭亭玉立于广场上,游人到此,每每驻足不前,叹为观止:“美啊!维纳斯到了人间!”然而,两只爬在石像上的蚂蚁,对此却大惑不解,这明明只是一块坑坑洼洼的石头嘛,有什么好看的? —— 这是茅盾生前对人讲的一个小故事。讲完后,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惟能见全体者方能认识客观的真实。”
  【简析】
  这个材料告诉人们:认识事物要看到事物的全局,不能只见局部,不能有片面性,只有看到全局,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生活中的盲从、教条、形而上学、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现象,都是缺乏求异思维造成的。
  【例如】
  毛毛虫饿死
  法国自然科学家约翰·亨利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排成一个圆圈,中间放一堆食物;奇怪的是,这些毛毛虫只是一个一个地跟着前面的爬行,而没有一个爬向食物,直到饿死为止。科学家认为,这是毛毛虫的“从众”行为。
  【简析】
  这个材料提示人们:盲目从众,终将导致恶果;缺乏独立思考,与虫豸无疑。所以,人不可随波逐流。
  其他像《谈黔驴技穷》、《失败是成功之母》、《开卷有益》、《知足常乐》、《见风使舵》、《谈学习负担》、《论狂妄》、《说嫉妒》、《论东施效颦》、《说“傻”》、《谈蜡烛精神》、《论发牢骚》等文题,若能从相反的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就可写出新颖、全面、深刻的好文章。还有,像瞎子摸象、塞翁失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坐井观天、物极必反等成语都包含着反向求异思维的认识在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6 12:45 , Processed in 0.05699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