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0

教育学基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6 12: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学基础》引介绍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公共课教育学的调查研究情况,于2000年底开始策划组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的编写工作。2001年6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教师在北京召开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研讨会。会上,大家认真交流了各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的使用现状,深刻分析了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特色与不足,在充分汲取现有一些优秀教材营养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教育学基础》的编写提纲和编写体例。
    图书目录第一编 教育的基础   
    第一章 教育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原始教育   
    第二节 学校的产生与古代教育   ……   
    第二章 教育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20世纪之前的主要教育哲学学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第三节 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教育哲学   ……   
    第三章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行为主义与教育   
    第二节 认知主义与教育   ……   
    第四章 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第一节 功能主义与教育   
    第二节 冲突论与教育   ……   
    第五章 教育理论   
    第一节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理论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编 教育的一般原理
    第六章 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 “教育”一词的使用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   
    第七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八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教育的本体功能   ……   
    第九章 教育主体   
    第一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劳动   
    第二节 学生属性与发展特点   
    第三节 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处理   
    第十章 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内容概述   
    第二节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构成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组织形态   
    第四节 教育内容的活化样态   
    第十一章 教育途径   
    第一节 教学及其实施   
    第二节 德育及其实施   ……   
    第十二章 教育场所   
    第一节 家庭及其教育职能   
    第二节 社会及其教育职能   ……   
    第三编 教育发展与展望
    第十三章 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的改革历程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节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第十四章 世界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教育的改革历程   
    第二节 当代教育发展的走向   ……
    精彩片段教育是每一个人都经历的事情。康德说,只有受过教育,人才能够成为人。教育是成“人”的必需,是人的第二天性。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个人的生活也离不开教育。生活中的每个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作为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作为教师可以教育学生,作为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成为每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必需的“通行证”。没有一个人能够与教育脱离干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创造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且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人的复杂性,决定着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的复杂性。因此,担负着教育责任甚至是重任的教师、父母乃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教育这样一门科学,掌握育人的艺术。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学问,有必要成为每个人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父母和其他具有教育责任的每一个人科学施教,正确地履行教育的职能。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义教育者的通识教育的教育学教材,它不同于教育类专业的专业课教育学,也不同于面向未来教师的公共课教育学。后两种教育学更加突出“专业”,而本教材更加突出“通识”,它力图使每一个具有教育义务的人,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能够对教育有所了解,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也是本书称为“教育学基础”,而非“教育学”的原因所在。“教育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讲究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教育学基础”则是各类教育知识的集合,重在通识和广博。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我们打破了传统教育学体系,增设了“教育的基础”和“教育发展与展望”两编内容。作为一本通识教材,本书还拟为其他学科的理论工作者了解教育学学科提供一个基本的轮廓。   
    本书在编写中遵循通识课程的要求,除了突出通识性之外,还力求突出时代性和前沿性。本书对问题的认识,紧扣时代的脉搏,根据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努力反映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使其能够立足于时代,对时代教育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挑战等作出回答,把握教育发展新趋势,引领教育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17:11 , Processed in 0.0668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