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6 12: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B]
[B]

     [/B][B]博仁2011年教育学考研辅导班押题再次全国遥遥领先,以下是博仁教育为考生提供的参考答案。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休息调整以后,准备复试。[/B]
[B] [/B]
[B]2011[/B][B]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主观题)与博仁资料相关度分析[/B][B][/B]
[B] [/B]
[B]二、辨析题:[/B][B]46[/B][B]—[/B][B]48[/B][B]小题,每小题[/B][B]15[/B][B]分,共[/B][B]45[/B][B]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B]
46、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B](近似题)[/B][B][/B]
——此题考查教育学原理第八部分“教学”和第九部分“德育”。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80页;核心习题集第37页第三部分第14题;全真模拟试题十套卷第5页第12题和第42页第10题。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是德育的主要和直接的途径,德育要寓于教学过程中。
(2)德育途径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到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导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正是对这种观点很好表述。
(3)所以,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

47、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胜之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不惟师说。[B](原题)[/B][B][/B]
——此题考查中国教育史第一大部分“中国古代教育”。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110页;核心习题集第29页第三大题第7题和第10题。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 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强调学无止境和学生可以超过教师。但这并非表明荀子强调不惟师,而事实上,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一是从强调教师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教师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强调尊师,提出“师云亦云”。
(3)所以,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荀况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而非不惟师

48、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过程与操作条件的反射的建立过程是无根本差异的。[B](原题)[/B]
——此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第三部分“学习及其理论解释”。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177-178页;串讲冲刺班讲义第35页“重要的知识点清理”部分;主观题提高班讲义第36页第四大题第8小题,基本是原题。[B][/B]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建立过程存在差异。
(2) 经典条件作用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它的形成过程是:建立前,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引起注意;建立中,经过多次重复,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互作用引起无条件反应;建立后,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联结-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也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但这个联结是通过尝试与试误过程而自动形成的。
(3)所以,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二者是有根本差异的,前者强调反射刺激的建立和强化,后者强调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试误与改正。
[B] [/B]
[B]三、简答题:[/B][B]49[/B][B]~[/B][B]53[/B][B]小题,每小题[/B][B]15[/B][B]分,共[/B][B]75[/B][B]分。[/B][B]      
[/B]49、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B](原题)[/B][B][/B]
——此题考查教育学原理第三部分“教学”。见博仁基础班讲义第59页;核心习题集第20页第67题;习题特训班讲义第22页第56题和第30页第52题;串讲冲刺班讲义第13页第38题。
参考答案要点:
(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50、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B](原题)[/B][B]
[/B]——此题考查教育学原理第十部分“教师与学生”。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91页。
参考答案:
   教师具有公民和教师双重身份,除了一般公民权利外,教师群体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51、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B](原题)[/B]
——此题考查中外教育史第三部分“中国现代教育”。见博仁基础班讲义第166页;串讲冲刺班讲义第94页;核心习题集第30页第三大题第43小题;主观冲刺班讲义第62页“另需特别关注的问题”部分第12题。
参考答案: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即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课程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大致通过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五类活动活动进行。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步骤分为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和欣赏。

52、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义及提高措施。[B](原题)[/B][B]
[/B]——此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第四部分“学习动机”。见博仁基础班讲义第100页;串讲冲刺讲义第38页“重要的知识点清理”部分第7题;全真模拟试题十套题第28页第52题。
参考答案:
(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2)要想提高自我效能感,必须要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直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的唤起。

53、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伦理原则的基本内容。[B](原题)[/B]
——此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教育研究概述”。见博仁基础班讲义第210页;串讲冲刺班第99页;核心习题集第49页第二大题第9小题和第三部分第3小题,习题特训班第112页第二大题第1小题;主观题提高班讲义第66页第二大题第3小题。
参考答案:
(1)原因: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保证人的权利;教育研究的专业性要求保证教育研究的权威性;伦理原则对研究的可行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2)基本内容: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利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的加以利用。

54、阅读材料:
评析论者的教育观点并联系实际论述这种目的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B](原题)[/B]
1.现代教育上有许多方面的知识是由于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做一个传授某些知识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热同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们以后要做别的事情
2.把教育看作为为将来做预备,错误不在强调为将来做准备而在把预备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为不断发展的生活作预备的需要是巨大的美因茨应该把全部精力一心放在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是最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被照顾到了。
——此题考查教育学原理第四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32页;核心习题集第18页第二大题第10小题;全真模拟试题十套第20页第46题和第24页第46题。
参考答案:
(1)材料反映了教育的两种目的观:“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
(2)斯宾塞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整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教会他们运用一切能力,做到“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教育准备生活说反映了人们期望通过教育获得能够使个人幸福的知识与能力的现实要求。
杜威反对将教育视为未来生活的准备,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主张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做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必然要教以成人的经验,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生活的人。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都是片面的。教育目的既要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又要适应生活。
(4)借鉴。可从教育目的、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55.论述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及在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B](原题)[/B]
       ——此题考查中外教育史第五部分“外国近代教育”。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强化班讲义第20页;串讲冲刺班讲义第75页。
参考答案:
(1)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警觉状态,是一种激起心理活动的手段,兴趣本身就存在于经验之中。
(2)兴趣是广泛和多方面的,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和审美的三种兴趣;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根据兴趣的分类,他把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他主张,根据经验的兴趣,应设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课程;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和文法等课程;根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等课程;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外国语、本国语等课程;根据社会的兴趣,应设历史、政治和法律课程;根据宗教的兴趣,应设神学等课程。(3)赫尔巴特的兴趣观是其课程观和教学形式阶段论的依据,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56.I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先前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知识经验会对之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错误),请简述错误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说明如何在教育中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B](近似题)[/B]
——此题考查教育学心理学第五部分“知识的建构”。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195页;串讲冲刺班讲义第35页;主观题提高班讲义第36页第21题;全真模拟试卷六套第37页第52题;全真模拟试题十套第28页第52题。
参考答案:
(1)错误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2)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相关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充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在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观念。

II某乡镇100名初一学生,小学期间并未学习过英语课,线拟进行一个“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真实验。[B](原题)[/B]
1. 选用什么样的实验(写出名称及格式)
2. 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 这种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此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第六部分“教育实验研究”。见博仁教育学基础班讲义第226页;核心习题集第50页第四大题第1小题和第4小题;习题特训班讲义第113页第四大题第1小题;串讲冲刺班讲义111页;主观题提高班讲义第64页第五大题第1小题和第67页第五大题;全真模拟试卷六套第33页第56题;全真模拟试题十套第37页第56题。
参考答案:
1.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        
原因: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不需要进行前测,只需进行后测,在真实验里只能选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
格式:R O1 X O2
   R O3  O4
2.可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具体方法:先对100名学生进行编号,然后随机抽取50名作为控制组,剩下的50名为实验组。
3.优点:内在效度较高,能消除前测、后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随机分派分成两个等组,易于控制历史、成熟、统计回归等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避免了练习效应的影响,节省人力物力。
缺点:取样总体不够大,假设难以保证。

11091520058894.jpg

1109152005889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00:47 , Processed in 0.07913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