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6-6-26 16:25:30

2007考研专业课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差异性   D不均衡性
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
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   C.解释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
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
10.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叉要有-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庄子
1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C.注重考试   D.藏书读书
1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1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海广方言馆
1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7考研专业课教育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