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CT语文基础串讲之修辞与成语
修辞考查要点:
修辞是调整和修辞语言,使语言或文章的句子表达得更正确、更明白、更生动,更鲜明的方法。
恰当的选用动词,数量词以及同义词、反义词,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益求精,鲜明生动。
锤炼句子,要讲求简练,周密。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改变句子成分排列的顺序,交错地使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修辞方法也叫修辞格,一般有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对偶(对仗)、对比、排比、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引用、顶真、粘连、设问、反问(反诘)、层递(递进)等16种。
成语
一、了解成语的特点。
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 “时不我待”。
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名副其实”。
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反顾”。
成语往往是由古代寓言、传说、史实等演化而来的,它的实际意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如“狐假虎威”“破釜沉舟”“凤毛麟角”“废寝忘食”。
二、成语试题的设误类型
1. 曲解词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 用错对象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误用褒贬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例6: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4.自相矛盾
例7: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8: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5.搭配不当
例9: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例10: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6.用词重复
例1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例12: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