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3 17:21:56

2015现当代文学考研各题型复习方法

考研过程枯燥而漫长,这期间要抵抗的诱惑和承受的烦恼很多,为了帮助考生专项备考,老师为考生们提供现代文学考研复习战略。
  (一)填空题
  各个学校填空题的侧重点不同,只需找到近5—10年的真题,大致地看一遍,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是侧重于主要作家、主要作品的小知识点的考查,还是一些较偏的知识点,理清之后,平时的复习中注意识记就是了,填空题一般都不是大的问题,就不赘述。
  (二)名词解释
  关于这道题,真不像部分同学所想的那样——需要写很多,考试的时候只需简单、概括性叙述,答到要点即可。2014年南师大现当代方向改革了,只考现当代的内容,出了9道大题,如果这时候还花大力气去答名词解释,实在得不偿失。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每复习完一个文学史章节,首先总结出该章节涉及到的重要的名词解释(肯定是要包括真题中出现的),然后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些名词解释的资料(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在这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错误、查缺补漏等等。很多名词解释是有规律的,比如社团类(文学研究会),整个内容只需囊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刊物、主张、简要概括贡献,这样就可以了。
  2.当第一轮复习完,所有章节的名词解释也都罗列完了。等到考试前的两个月才开始背,这样复习量就减轻了,分散记忆、个个击破。这样分配下来每天也就5—8个名词解释的任务。而且没必要特意地花时间去记,分成小纸片,每天去图书馆,晚上回寝室,晚饭后散步,睡觉前等等零碎时间拿来反复记忆,效果特别好——你看到我在走路,其实我在记名词解释。
  (三)大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大题。或者说,辛辛苦苦看那么多专业课的参考书和资料就是为了对付它。现在考研的题目越出越活,许多同学在初期甚至会产生“拿着参考书都找不到答案”忧虑之感。这其中的原因,题目较活是一方面,初期自身修炼不足也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参考书所给的”和“考试所需要的”这两者之间有矛盾。
  摘抄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中的部分文字,如下:
  对于具体的文学现象的选择与处理,表现了编写者的文学史观和无法回避的价值评析尺度。但在对这些文学现象,包括作家作品、文学运动、理论批评等进行评述时,本书的着重点不是对这些现象的评判,即不是将创作和文学问题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抽取出来,按照编写者所信奉的价值尺度(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做出臧否,而是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也就是说,一方面,会更注意某一作品、某一体裁、样式、某一概念的形态特征的描述,包括这些特征的演化的情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则会关注这些类型的文学形态产生、演化的情境和条件,并提供显现这些情境和条件的材料,以增加我们“靠近”“历史”的可能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现当代文学考研各题型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