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下面给大家准备了考研教育学中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的知识点,大家要认真阅读,提取有用知识。希望能在大家的考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
(1)兴办学堂: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广州);时务学堂(1987年,梁启超、谭嗣同,长沙);通艺学堂(1894年,严复,北京);北洋西学堂(1895年,天津);南洋公学(1896年,上海);经正女学(1898年,上海)。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北京);《强学报》(1895年,康有为,上海,同年在北京、上海两地成立强学会)、《时务报》(1896 年,梁启超,上海);《国闻报》(1897年,严复,天津)
2.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创办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立,1902年与京师同文馆合并,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自办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2)改革科举制度: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后光绪皇帝再次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
3.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①废八股,变科举
②兴学校,育人才
③派游学,译西书
④倡平等,重女教;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该体系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与权利享受的,而且是免费的,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包括:
①人本院
②育婴院和慈幼院
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小学院(6-11):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
中学院(11-15):以德育为主,德智体兼重。
大学院(16-20):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大家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同时,大家还要总结自己的平时的学习,从中发现不足,及时纠正,查漏补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