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婴儿的气质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1)托马斯-切斯,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2)布雷泽尔顿,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3)巴斯的活动特型说,活动性、冲动性、情绪性、社交性。
(4)卡根,抑制型、非抑制型。
(5)传统体液说,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6)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强、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黏液质),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
3、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1)一般来讲,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但这种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
(2)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为了使婴儿抚养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能够维持下去,家长们必须处理很多问题。
(3)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
4、早期干预、因材施教
要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首先要对每个婴儿的气质特性深入了解和测定,并针对其气质特征,采取相应适宜措施,使气质与环境间达到良好调适。当婴儿气质与环境不相协调时,易导致婴儿焦虑,进而引起行为问题的发生。达到与婴儿的气质特征协调一致,也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减少婴儿的焦虑,增加舒适感、安全感和对大人亲爱的体验感,促使婴儿的情绪和社会性行为得以健康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