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史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史专业:教育史 科目代码:424
研究方向:教育史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教育史
一、简答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六道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儒家经典《五经》,《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什么?
2.韩愈的《师说》提出了哪些主要教育观点?
3.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及其不同教育目标的?
4.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根据什么原则、从哪些方面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
5.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6.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什么?它与清朝末年的教育宗旨相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7.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8.简述维多里诺“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
9.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10.简述《毛雷尔法案》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
12.简评永恒主义教育。
二、论述分析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三道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1.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试述中国1922年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4.试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5.试述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6.评析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