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5|回复: 0

五大财经类名校全方位综合实力大P K!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8-13 1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大财经类名校全方位综合实力大P K!”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高考还是考研,财经类专业一直都是热门专业。除了北大光华,CCER,汇丰商学院,清华经管五道口等这种综合院校中的财经专业,还有一些专业的财经院所,但是能代表目前中国财经类院校的,非四大211财经院校以及贸大莫属。
  一、历年录取分数线及院校的全国影响力比较
  中国财经类大学的第一梯队无疑是"两财一贸",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长期以来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这三所院校争夺全国各地的优质生源,不输"C9"高校联盟的学生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口碑,这使得分数线不断上涨。
  如果按照经济学领域、会计领域排名,上财应排第一。上海不同于北京,主要是因为没有清华、北大、人大社科院等许多名校光环碾压,也没有贸大、北师等传统强校,所以上财在长三角的影响力非常大,但是重点学科建设与评估成绩落后于中财。
  如果从发展速度以及应用经济学(金融、保险、财政、税务等学科)学科水平来看,中财居于榜首是毋庸置疑的,毕业生流向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比例,高达80%左右,足见中财在体制内的认可度;
  中国财经类大学的第二梯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两所院校分别在华中地区和西部地区拥有比较好的口碑,特别是西南财经大学曾是央行嫡子,拥有足够的校友资源和历史底蕴。
  二、各校毕业生就业去向
  就出路来说,出国升学以贸大最为领先,近30%;国内升学以央财最为领先,近30%;总深造率以央财贸大最为领先,在50%-55%之间。其他各校总深造率多在25%-40%之间。升学质量来看都差不多,除去每个高校都有15%左右本科生就读本校研究生,中南财比其他四所略差。
  每个院校都有明显的地域偏好,贸大央财集中在北京,上财集中于上海及长三角,西财中南财集中在各自所在大区,西财与中南财在广东就业也占相当比例,这与各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选择以及招生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贸大和央财在全国各省份都是较为平均的招生、并给予西部少数民族10%-15%的比例之外,其他各校本省或附近区域生源比例较高。
  从就业方向来看,央财在国有银行、财经部委、地方官员中杰出校友较多,上财培养的基金经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贸大在商务部、外交部、海关以及驻华外资企业有较大影响力,西财在四川政界、一行三会比较有影响力,中南财大培养出最多的财务总监,校友遍布财税系统。
  三、院校历史背景渊源
  (1)招生规模和历史上毕业生的数量都是中南财最多。
  (2)外经贸1960年和1978年两次入选国家重点大学,其他院校均未入选。上财西财外经贸进入211时间较早,为1997年,中南财和央财为2005年。央财上财进入985平台时间较早,分别为2006年和2007年,西财中南财于2011年进入,外经贸未入选。
  (3)央财上财中南财以及东北财经大学为教育部、财政部和所在省市共建,外经贸为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西财目前没有共建协议。
  (4)学校背景方面,央财上财中南财以及东财曾直属于财政部(1978、1979、1980-2000),西财直属于央行(1980-2000),外经贸长期直属于对外贸易部(后与国内贸易部合并为商务部)(1951-2000)。央财和外经贸同时兼有央行背景,外经贸并入了央行直属的一所本科学校中国金融学院(1986-2000),央财曾为财政部和央行共管(1954-1978)。
  总的来说,这些财经类院所无法做一个单纯的综合对比和排名,大家在选学校时要具体结合自身需求,综合考虑生源师资、硬件环境、学校知名度、学校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要正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地域差距。
  祝愿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20:55 , Processed in 0.05721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