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思修必备概念分析之关系(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6-11-15 2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考研政治思修必备概念分析之关系(三
  在2017的考研政治思修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相关考点是有可能是出现在材料分析题和选择题中的。为了帮助2017考研学子能够很好的掌握此类知识点,文都教研中心的老师对此知识点作了相关的整理汇总。
  一、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个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孤立地、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还可能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线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得满足,甚至还可能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同一性。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通过以上对2017考研政治思修中概念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的梳理,希望能够助广大的考研学子一臂之力,最后预祝广大的考研学子梦想成真。
  关键词:2017考研政治   思修   关系
  ***相关推荐***
  2017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热点、重点解读
  2017考研英语:真题阅读高频词汇分类汇总
  考研数学二冲刺复习:名师透彻分析定理如何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3 02:52 , Processed in 0.0460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