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考点:马原部分(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XZ】表示选择题,【FX】表示分析题。下同。
  四、认识论(2015分析题重点)
  1.实践与认识【FX】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条件:a.真实可靠的客体信息;b.主体加工客体信息的思维模式。(认识的出错、认识的有限性、认识的发展等所有认识相关问题都归于实践,并且分为主客两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并不否定大脑及感官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b.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②认识指导实践(相关考点: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FX】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规律、制定规划、自觉调整、理论总结。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4个条件(认识正确,为何实践失败?)
  a.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
  b.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关于主体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
  c.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结合
  d.理论与群众结合
  2.认识的本质【XZ】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③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①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否认为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是否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与上一句实质上一样)
  ②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区别:a.认识是否以实践为基础(主客体双向互动、相互作用);b.认识是否辩证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a.是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否以实践为基础。
  3.认识的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XZ】
  感性认识:①低级阶段;②感觉等;③有可靠性
  理性认识:①高级阶段;②概念等;③可能脱离现实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a.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感性认识的获得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b.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通过实践调查,获取感性材料(基础);b.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理性思考,加工制作。【FX】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XZ】
  真理的绝对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客观、世界可知、无限发展。
  真理的相对性:对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扩展、深化、发展。【FX】
  关系:a.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要通过无数相对真理表现出来;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辩证转化。
  5.真理的具体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FX】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真理有适用范围。【FX】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FX】
  对待谬误与失败: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在坚持和发展真理的同时要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善于发现谬误中的正确的成分与萌芽;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失败不可避免,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FX】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崇尚理性思维、实事求是,人文精神要求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审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合理性。【FX】
  认识论两个重要问题:
  1、如何获得正确认识(认识为什么出错)?【实践】
  2、如何使实践成功(实践为何失败)?【真理、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6 22:41 , Processed in 0.0382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