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原理内容: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3.【适用范围】
(1) 材料表述方式:
①转换角色,转换定位,换角度用不同的思维考虑问题(例如13年材料分析)(06年材料分析)
②废和宝(14年材料分析),医生和患者(08年材料分析),材料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双方。
(2)考察方式:
涉及到用此原理分析材料,往往考察重点在于矛盾双方的转化,一定要注意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创造,促成事物发展。所以往往可以用此原理分析的材料也可以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来分析。如果材料中谈到问题,并且是两个以上的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还会涉及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相关材料: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受益,满招损”;“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化险为夷; 弄巧成拙; “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答案特点:如果用来分析材料的原理涉及矛盾,则方法论中经常性出现的表述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回避,此外,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具体分析,之后的表述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个对应的原理应该更侧重于矛盾的特殊性),另一种创造条件,促成转化,促进···发展和谐。
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原理内容: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2.方法论: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它还说明和谐(一种动态平衡)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八、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2.方法论: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根本的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对于事物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3.【适用范围】
(1)关键词:“内在根据,事物本身···,他自己···”看到这些及同义词应该想到内因,看到···外在得···,加速或者延缓了···,环境、条件等应该想到的是外因。商家和消费者(诸如此类的范畴),同一件事情利弊两方面的描述等
(2)相关材料:
酒香不怕巷子深。 苦辣酸甜都尝遍,是非好歹总由人。
神射手之所以神,并不是因为他的箭好,而是因为他瞄得准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王星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