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考研政治中毛中特部分的逻辑结构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红宝书的结构,第1、2章是总论,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而后面几章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第3、4章的内容,分为建国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两章内容与史纲联系紧密。因此在复习时,可以先看史纲,史纲是从时间线索来阐述的,而毛泽东思想是从理论内容角度阐述,两者内容有交叉但论述角度是不同的。
  这门课其实有三个理论,是继毛泽东后三个总书记的理论,杂糅到一起统称为中特理论,因为这三个理论的继承性非常强,几乎是一脉相承,而毛泽东思想是单独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背景不同,毛泽东的时代主要还不是社会主义时期,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而后面三位领导人的理论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所以理所当然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第5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也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紧接着几章就是中特体系的分论。第6章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后面8、9、10、11章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道路的具体阐述。(当然前三项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建设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中间还有个改革开放,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接下来12章到15章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保障,分国内(国家统一、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和国际(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两个因素。
  另外,毛中特中4个领导人的理论还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问题,即毛泽东思想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三个代表”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提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
  毛中特的分值在整个考研政治中是最高的,30分左右,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有史纲和形式与政策都与毛中特联系起来考的趋势,所以综合来看,毛中特绝不仅仅只是考30分,当然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这一科!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政治名师——石海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6:36 , Processed in 0.05521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