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近代史复习指导:解读近代史中洋务运动的兴衰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部分成员如奕、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但是,由于倡导和主持洋务运动的封建官僚,即洋务派不能克服自身痼疾和主观障碍,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虽然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洋务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阶段。
  一、洋务运动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1)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依次有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然后有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但是,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派官僚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无异于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石海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2:45 , Processed in 0.063016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