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归纳之维新派、保皇派和立宪派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015考研政治近代史中,有些概念的掌握对于内容学习会有很大帮助,下面就“立宪派是与维新派、保皇派”进行阐述,这对于2015考研政治复习会有所帮助。
  立宪派是与维新派、保皇派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争夺的重点不一样,依次形成为三个不同段落的分称: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这些变换的称号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也略寓褒贬。但改良派一直是它们的总称。这个总称代表了它们的改良主义路线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它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的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以消弭革命于方萌;保皇活动中的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为宗旨,与革命派既联系又争夺;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危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互争成败。在革命成为时代中心之后,立宪派又成为与革命派横向对峙的政治力量。
  君主立宪派:是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建立所谓责任政府,以便资产阶级上层能够参与政权。
  清末君主立宪派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这包括:
  1、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上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提高,日益不满清朝现状,要求通过改革参与政权,维护自身的利益。
  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引起了资产阶级上层的恐惧,他们在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与清政府存在着一致。
  3、为了抵制革命,欺骗舆论,清政府进行了所谓的“预备立宪”,这使梁启超等一批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备受鼓舞。于是立宪派政治团体纷纷建立。清末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在国内主要是一批与官场有密切关系的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著名绅士,如张謇、汤寿潜、汤化龙、谭延闿等。在国外的代表人物则是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这里的贯穿性人物就是梁启超,从维新派转为保皇派,再到立宪派,其实他的基本思想没有变,相比封建势力思想,他的维新思想是进步的,相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他的“立宪”思想是守旧的。
  2015考研政治尤其需要重视这些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对立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06:45 , Processed in 0.0548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