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难点考点解析(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一,人生须认真
  第二,人生当务实
  第三,人生应乐观
  第四,人生要进取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2)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①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②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③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3)人生价值的评价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合理调控情绪。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
  (1)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正确认识竞争
  一般来说,竞争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进取心,有助于同学们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产生自卑感与挫折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则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②正确认识合作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
  ③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讲竞争,往往导致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只讲同一,就会缺乏活力。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即人类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10:10 , Processed in 0.04910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