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时政热点:动真格为电视问政戴上“紧箍咒”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2017考研的小伙伴们也该着手开始复习了,下面是中公考研提供的相关时政热点,关注国家大事,提高政治素养,从而为考研政治的时政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违法排污整治监管不到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力、城市绿化管理养护不及时,如何解决?日前,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期末考”第五场开考,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如何标本兼治”的问题。
  百米“遮羞墙”围挡垃圾山;养鸡场养猪,排放难达标;养殖示范村,边整改边排污;达标养殖企业环保设备成摆设;酸菜厂“吐”酸水,周边农田遭殃,臭气仿佛透过屏幕散开……这张成绩单显然是打了电视问政的脸。电视问政年年考,可这成绩并没有一年比一年好。
  去年,武汉“电视问政”日前曝光,去年底一些区政府负责人在“电视问政”中承诺立即整改的问题,有的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更加严重。有的区负责人曾在电视中信誓旦旦立下承诺,最终却打了水漂,引发市民对“电视问政”效果的质疑。
  在全国,武汉市纪委首先实行电视问政,是最早也可以说是同类节目中比较有名气的。主要采用由普通民众现场质询政府官员,分场次对社会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官员现场作出承诺,并接受群众考评。在现场承诺之后,又率先进行对领导干部在电视问政现场做出的承诺进行跟踪监督,并强化问责,对于开“空头支票者”,绝不姑息。武汉的做法可说是走在前列,起到了示范作用。
  曾经,因为电视问政通过现场直播把问题直接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让有关官员脸红心跳,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整治党政机关病和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笔者曾参加过一次武汉的“电视问政”,在现场很明显感受得到,虽然观众面对镜头很紧张,但他们大部分很珍惜这次机会,提问和打分时都很慎重但踊跃,足以说明市民对其重视以及对政府的信任。
  然而几年下来,官员们已经应对自如,外交辞令“感到痛心”、“十分抱歉”……也越说越顺溜,最初的大难题从来没有解决,以后也只能是“抱歉”。“企业违法排污仍在不同地方上演,违法用地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仍然令人忧心”。另外,一些官员的两副面孔也让群众感到不满。在电视问政的聚光灯下,当事官员虚心检讨、承诺连连,可在没有聚光灯的寻常地方,一些公务人员对待群众依旧是门难进脸难看的态度。
  每年的老大难,电视问政为何不起作用?笔者以为,问责不力无疑是主因。去年,武汉通报了对此次问政中暴露的部分问题的处理结果,有近50名党员干部被问责。这些被问责的人员涉及的基本是工作作风和态度,以及公车私用等表层问题。而对相关领导干部的处理确没有捅到痛处——通报批评或深刻检查等。
  梳理武汉电视问政几年来的问责情况,缺乏亮点、缺乏力度是主线。电视问政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在问政过程中,当地政府没有认真梳理相关部门和官员对老大难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对责任人进行严厉的问责处理,于是问政的功能也只能停留于曝光问题,一些老大难问题年年登场,当地百姓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任何一项制度要落实,一定的监督措施必不可少。要让电视问政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为电视问政戴上“紧箍咒”,让党委加强监督,强化问责是至关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5 10:46 , Processed in 0.04539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