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回复: 4

送给正在复习历史学的学弟学妹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15: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材
          我用的是网上盛传的11本书,其它教材没用过。教材的选定其它板油已经介绍过了,所以我只简单谈谈。
          (1)朱绍侯版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不少,很厚的两本,先秦部分占了较大篇幅但统考以来考的不多。很经典的一本书,总结性也还可以,较适合应试。
          (2)世界史六卷本是公认的经典教材,但经典不一定适合应试。它的内容编的实在太散了,因为销量很好,书中的不少错误再版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改过来。我复习之前自认为功底还可以,但世界中古史我是读了三编之后才大体有了个体系,然后马上整理笔记,分专题罗列知识,所以世界中古史是好不容易拿下了。齐世荣还主编了套世界史4卷本的,我去年翻了翻,感觉不太好。
          二、历史学教辅
          我用的是山东版仝的书,时间充足的学弟学妹可以结合北师大版的教辅一起看。山东版对知识整理的不错,做笔记的时候山东版上有的就没必要再做了。
          很多人以为历史学是要通过大量做题才能提高的,其实是个错误。历史学考研考的就是基础,你知识扎实了,题自然就会做了。我复习的时候没做过什么题,而且也没报押中题的想法,因为毕竟很不现实。像今年的选择题,的确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基础估计很多人有一半的题不会。历史学教材我大约过了7遍,加上以前的基础,应付20道选择还可以,最后大约错了3-4个题(错的这几道题确实不会做了)。
          三、笔记
          笔记很关键,很多学弟学妹不停抱怨东西太多、记不住,其实很正常。你应该能想到你是跨专业的,死记11本书不忘才怪。因为历史学的知识很散,所以笔记很重要,笔记有以下几个好处:
          (1)做笔记是过程,不是目的,做笔记尽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效果也很明显的。如果你复习时间较充裕建议做笔记,因为不做笔记的话,你周而复始的过教材会导致效率低下、也容易让你产生厌倦的情绪。
          (2)笔记是一目了然的,几个月的复习会让你大脑中产生一个互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考试时候答题的话,能迅速组织好语言、尤其是做论述题能减少很多阻力。
          做笔记的方法:
          (1)分专题。你可以将古代的宗教归为一类,分为琐罗亚斯德教、耆那教、景教、摩尼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巴布教……你也可以对某一个很重要的事物分专题整理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行会,它产生的时间、内部的阶级成分、它的作用(积极、消极)、它的消亡;再如古印度的历史是很乱的,但你能将它分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孔雀时代(阿育王)——笈多王朝——戒日帝国——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几个历史时期,然后在每个历史时期下面填充重要的事件、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24 16: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2)按横向、纵向的方法。横向是地域,同一历史时期你可以将几个不同地域之间有联系的事件归为一类:如你能将中国古代汉文明和同时期的古罗马文明作一个比较,分析相互之间文明的相似、不同之处。纵向是时间,你可以按时间顺序概述古罗马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类似上面的分专题,将古罗马分为一个单独的专题。
          四、应试方法
          主要谈谈大题:
          (1)名词解释
          长孙斑竹的“三段论”——概括句、分述部分、作用及影响句,我认为很好。我主要谈一下分述部分,一开始你首先要提一下事件发生的背景,这个很重要。如彼得一世改革,它的背景就是18世纪初期的俄国全面落后于其它西欧国家,使俄国统治阶级极为不满,为了同外国争夺更多的利益,统治阶级实行了封建性质的改革。很多人答题的时候不谈它的背景,直接写内容,如改革的措施什么的,老师改卷的时候会相应扣你分数。
          历史学考研,提分主要是靠专业课,因为分值就占了总分的五分之三。相比你答英语多得一分很难,但历史专业课是很容易的。今年的考题很难,有的人不会写全放弃了,不会写你可以蒙啊?蒙对了还有几分,你英语辛辛苦苦学了多少年考研你能保证自己上60分吗?如弗莱明,很多人不会。我是学中文的,依稀记得初中时候读过一篇关于他的小文章,但没多少把握。后来就随便写了50字左右。答上了他是英国人(国籍),是个医生(职业),大约生活在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年代);那会以为他发明了阿莫西林(其实是青霉素)但也写上了;本来记得他是得到诺贝尔医学奖的,后来感觉没什么用就没写(事实证明我那时的确秀逗了)。
          蒙题不是毫无根据的蒙,而是根据自己几个月的复习经验做出合理的判断。如《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很多人没听过,但经常上论坛的人一定听过的,因为这本书大家谈过很多次了。作者我记得有个“寅”字,但怎么也想不起来陈寅恪(考场上大脑发热很正常),只能想起来马寅初。但他是人口学家啊,而且研究的是近代史,肯定不是了,到下了考场我还是没能想起来。完全不会这道题的人其实应该能想到这本书的作者差不多是近代人士,所以作者不知道的话你能想到作者生活的年代,这个你可以写上。这本书的内容你没读过,但你应该能想到它写的大致内容,“隋唐制度”已经完全告诉你了。它的影响,这本书尽管你没读过,但你应该想到肯定是大作啊,一定是隋唐制度方面的扛鼎之作,这个你不会写吗?写完之后满分10分,改卷的老师怎么也得给你个2、3分,这比你写“火锅”这个单词容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24 1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2)简答题
          主要谈两道题,一个是“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这道题不会的人应该不多,因为山东版的教辅有这道题。凡是答背景、性质、影响之类的题,你肯定首先要写的就是它的时间。这里要注意,时间一定要写对,写不对后面的什么背景之类的你怎么答?有的人写成了19世纪上半期(正确答案是19世纪中后期或19世纪后半叶),改卷松的学校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辉相应扣除你一部分分数;改卷严格的学校(如南大之类),开头的时间你写错了,对不起,后面一分没有,也就是这道满分30分的题你得的是0分。所以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注意一下时间的准确性。
          再谈谈“论述20世纪20-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很多人一见这道题就呜呼哀哉了,因为统考以来1919年后的内容还没考过解答题,所以很多人没好好复习1919年以后的内容。这道题很多人一看就放弃了,这道题不会你可以判断一下它的时间、它的内容,复习历史这么久了你也应该有点判断力吧?一看时间你能想到20世纪20-30年代共产党、国民党已产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的社会性质方面顶多也就是争论中国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以后是要走封建道路、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那这样你不就想明白了?认为中国还是封建社会的肯定是那些清王朝的遗民(包括部分封建顽固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肯定是民族资产阶级(包括蒋介石那一帮人)、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肯定是中国共产党了,只有党的判断才是正确的。这样你可以写一部分东西,改卷老师看你这样他能给你0分吗?
          考研,不管是在备考过程中、还是在考场上都不要说“放弃”这两个字。
          时间方面:
          我感觉历史学专业课考试时间还是很紧张的,3个小时300分的题量。所以建议平时写字慢的学弟学妹好好练练你的速度,因为我考试时就吃了大亏。名词解释答的太多,大约每道题答了200多字,自己写字也不快,所以写完名词解释一看表就慌了,答后面的题都是看完题目马上就动笔,完全没有想的时间,频频的看表直接影响了我的状态。结果马不停蹄答完之后一看表还有20分钟,前面答的太快了,4道解答题每道大约只答了100多字,后来一看时间那么多气的要吐血,想补充点东西也不好再写什么了,完全不成体系了。
          五、猜题
          有人猜题是刻意的想押中,我则是无心的,反而猜中了题。“西汉时期诸侯王国问题”这道题不算难,但要答的完美就不容易了。这道题我做过详尽的笔记,因为汉朝自统考以来还没出过大题,所以在汉朝这一块我做过很多笔记,整理了很多专题。只可惜答完名词解释已经慌了,感觉时间不够用了,解答题、分析题答的太慌张,这道题也没怎么答好,部分细节没答上,考完后郁闷至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24 18: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政治猜中的题就比较多了,社会建设这道大题考前感觉会考,但那会只是自我安慰一下,没想到真的考出来了。郁闷的是社会建设这一块考前没认真看,所以答题时候有几个方面怎么也想不起来。还猜了道题,是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结果经济全球化是考的大题,爱国主义是考的选择题。
          六、考试时的心态
          你只要能做到两点,你离成功就不远了,那就是——冷静、认真。考完政治后大家喜形于色,以为自己答的很好,你应该想想题那么简单,你答的好别人会答的差吗?考完政治后回到旅馆,整层楼的研友都在唧唧咋咋对答案,没好好休息,下午一考英语全傻眼了。结果第二天考专业课的时候很多人没来。你要知道,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绝不要和自己说放弃,说放弃的都是懦夫,就算考不上,你能坚持考完试就是对自己的负责。
          今年历史专业课题太难,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后来一想无所谓了,考不上也算了,毕竟我也没好好复习。压力赶走之后答题反而没那么多顾忌了,最后成绩出来是全专业最高的。
          七、联系导师
          复试期间,很多人会给导师发邮件。这里我提醒下学弟学妹,邮件的格式一定要注意。很多人言语够礼貌,但格式完全不对,因为你这是给导师发,是有求于导师,要和写信的格式一样,要有抬头,要落款,要写日期。很多人一开头直接长篇大论什么都没有,导师对你的第一印象就不会好,你本来是想让导师认识一下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是个电脑盲,打游戏是高手,但邮件大学4年都没怎么发过。结果给导师发邮件大大咧咧的,没抬头,没日期。导师一直都没理我,后来经不起我长此以往、永不放弃的天天给他发邮件,终于还是回复我了,要我注意这、注意那,还说邮件不是这样写的。事后想想,邮件那样写确实对导师不太尊重。
          八、历史学相关重要信息
          1.历史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名单(全版)
          (1)历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2)其它历史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
          云南大学:专门史
          厦门大学:专门史
          西北大学:专门史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
          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4 2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南京大学:世界史
          中山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四川大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
          清华大学:专门史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
          注:以上不包括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历史学国家级文科基地
          (1)985级自主划线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2)985级非自主划线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3)211级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
          (4)非211级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
          注:文科基地是很多年前中央组织评定的,如今早已不评了。其它,如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不是全国文科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3:42 , Processed in 0.05772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