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1

如何正确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大纲不一定要买,但一定要找来看,要仔细研读!大纲才是全部复习工作的总纲而不是全书、黄宝书、序列一。数学、政治主要看考点、内容,英语主要看单词和每种题型的考查目的、出题方式、评分标准。大纲应当是复习开始的起点目录与指导思想,(开始时数学英语可以看往年大纲)是复习进行过程中的标杆与量表,(关上全书和指南,拿出大纲看看自己能不能对照名称把每章的定理和公式的内容复述、推导出来)是复习最后阶段的归宿。(用来查漏补缺)举例,英语大纲里的排序、备忘录你是否练过?数学大纲里的“函数图形描绘”“泊松定理”“经验分布”你是否清楚,考大题是否会?这些在很多辅导书只字未提或一笔带过的内容往往会成为命题人阴险反押题的重点。
  2.一定要无比的重视基础,而不要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或相信某些机构对“重点”的预测。这里的“基础”不是真题,不是教材,而是大纲里实实在在写明了的每个知识点、每种题型是否都一视同仁的背过、练过。教材、辅导书永远只是你的“字典”,是你对大纲里寥寥数行文字的深入理解、拓展,它们不是根本也绝不能被作为根本。事实证明,每年杀伤力最大的题目就是所谓的“非重点”和“生僻题型”,你放弃哪种题型,不重视哪个知识点,命题人就偏考你哪个,10年的英语、数学考试以血的教训证实了这一点。20题、序列4的“押题神话”早已不再,文灯的“思维定势”早已被颠覆,考研网校的“复现原则”也被排序狠狠玩弄了一把,没人敢保证明年命题组反押题的矛头不是指向“黄宝书”的解题规律,不是指向“复习全书”的基本题型;没人敢保证命题组的老师不是端着某本广为流传的“经典”恶趣味的专挑盲点错点出题。哪怕是公认的经典辅导书,也会有所偏废,它们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3.要把对临场心态、考试技巧的训练摆在和基础同样高的高度上。考研的各科考的不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是心理战!现在的考题,越来越喜欢用一个生僻的谜面把你蒙住,用一个令人费解的马甲套在再熟悉不过的知识点上。如果你永远只是沾粘自喜于对过去考过的真题题型的熟悉,永远只是自信满满的认为一定可以按顺序做完题目,那么出题人就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放置一个障碍,给你一个惊喜,让你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让你看不出中国制造考的是经济全球化、创新型国家;看不出密度函数参数考的是泊松积分;看不出“火锅”考的是文化融合,精神食粮。
  所以,后来的战友们,除了兢兢业业的对照大纲,夯实每一个知识点以外,你还应当试试故意只给自己一个半小时答九道大题,看看怎么能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抢到最多的分数;试试从网上随便搜一副变态的图片,看看自己能不能巧妙的绕过生词,写一篇能及格的作文;试试从报纸上随便摘出一则新闻,用政治原理写出几百字自圆其说的分析;试试在某天最困最想睡觉的时候拿出两篇阅读强行做做。只有在平时就学会不断的折磨自己,学会让自己在挫折、在压力、在绝境、在一切可能的意外中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心态,而不是患得患失,茫然无措,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才能在目前的考研模式中求得生存。这就是12年考研给大牛之外的芸芸众考生最刻骨铭心的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4 16: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21:17 , Processed in 0.0481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