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7-24 1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并列关系(and, while等);转折关系(but, however, though, whereas,nevertheless等);顺序关系(before, after, then, finally等);让步关系(although, despite等);因果关系(so, thus,for等);解释关系(that is to say.。.等);条件关系(if, provided等)。
如2007: 12 most to maintain Catholicism official religion of the newstates, some sought to end the 14 of other faiths。
这道题考查的正是逻辑关系和句际关系,“most leaders.。.”与“some(leaders).。.”构成对比,主从句之间体现出了转折的关系,因此第12题的四个选项中 [A] Since,[B] If,[C] Unless,[D] While,只有[D]项符合此处的逻辑关系和句际关系。
理解和把握词汇衔接关系—提高词义辨析能力
英语知识运用对词汇的考查占到很大的比例,要求考生把握衔接关系,能够准确掌握词义、短语和固定搭配的用法。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宗炎教授曾经说过:“衔接(cohesion)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手段,连贯(coherence)是采用这些手段得到的效果,有的学生看文章,总觉得抓不住重点,摸不出脉络,往往是由于忽略了衔接和连贯的重要环节的作用。”词汇衔接是构成衔接的基本方式。也是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一种手段。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性。词汇衔接手段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词(synonym)或近义词(near synonym)、上下义词(hyponym)和搭配(collocation)。词汇衔接又可分为复现关系(reiteration) 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 两类。复现关系是指运用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以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所构成的词汇链。语篇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同现关系也有人定义为搭配关系。在我们解答知识运用题的过程中识别这些手段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如2004年真题第30题: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 affect juvenile crime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 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in general make gainfu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turn 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30. [A] point [B] lead [C] come [D] amount
本题答案线索应返回到本文第一段第一句的causes一词。全文谈论有关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30题空白处前的“经济变化”与空白处后的“日益减少的就业机会”又是一对causes(因)和effect(果)关系。故选项[B]是正确答案。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知识运用确实是一项综合技能测试,考查学生对整体语感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把握情况,尤其侧重对词汇衔接方面的考查。因此,建议2012年的众位考生,在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词汇的衔接手段,努力掌握准确、生动的英语,增强自己的语感,真正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