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一、命名题(10分)
11(5).jpg
22(4).jpg
33(4).jpg
44(4).jpg
55(4).jpg
66(4).jpg
77(4).jpg
88(4).jpg
99(3).jpg
五、推断题(15分)
1.化合物A,分子式为C10H13NO,其1H NMR谱数据如下:
δ:1.75(s,3H); 2.25(s,3H); 3.22(2,3H); 7.13~7.48(m,4H)
A不溶于稀酸,将A与NaOH溶液共热,再酸化得乙酸和某胺B的铵盐,B的分子式为C18H11N。B经高压催化加氢得C,分子式为C8H17N。C经Hofmann彻底甲基化,消耗2molCH3I得(CH3)3N和3-甲基环己烯。试推测A~C的结构。
2.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1NO2,具有R构型的手型化合物,不溶于水和稀酸,但可溶于NaOH溶液。当化合物A溶于NaOH后在酸化,则给出A的一对外消旋体。R的构型A经H2/Ni催化还原,得到R构型的化合物B,分子式为C5H13N。B用HNO3处理后,水解得到无旋光性的醇C和D的混合物。试推测A~D的结构。
六、机理题(15分)
10(1).jpg
100.jpg
七、实验题(30分)
1.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7ml正丁醇和7.2ml乙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混合均匀,搭好反应装置。加热,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水洗涤,分去水层。再用碳酸钠溶液洗涤至酯层不显酸性,将酯层用10ml饱和食盐水再洗涤一次。将酯层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移至50ml圆底烧瓶中蒸馏,收集136~143oC馏分。
(1)画出实验装置图。
(2)实验中有哪些副产物?怎样减少副产物?
(3)对乙酸正丁酯进行碱洗和水洗的目的是什么?
(4)乙酸正丁酯精致过程中,如果最后蒸馏中前馏分较多,其原因是?
(5)最后蒸馏得到的乙酸正丁酯混浊,原因是?
(6)用MgSO4干燥,如何掌握其用量?
2.画出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图。
3.画出U形水银压力计的示意,并说明其测定压力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