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回复: 0

2013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考研试题(一)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1561

主题

1561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16-7-4 1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国际金融》试题共75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国际收支平衡表
  解析:
  ①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某种适合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织出来的报表,他综合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及全貌。
  ②内容
  1)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含贸易收支、劳务收支、投资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收支
  2)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是指资本的输出输入,所反映的是本国和外国之间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的变动,换言之,就是一国为了某种经济目的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发生的资本跨国界的收支项目。
  3)平衡项目
  为了在技术上弥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不相抵所产生的净差额,一国政府需要一种与之相辅的平衡项目,包含官方储备资产、错误和遗漏。
  2、J曲线效应
  解析:
  1)定义:
  在实际生活中,货币贬值并不能马上改善国际收支,相反,在贬值初期,贸易收支可能会恶化,我们称为J曲线效应。
  2)原因:
  首先,在贬值之前,贸易合同已经签订,贸易合同必须按照原价进行,如果出口以本币计算,进口以外币计算,那么在贬值之后,外汇收入会减少,从而恶化国际收支;
  其次,认识、生产、决策的延迟,也会影响国际收支的调节进度;
  最后,如果国内进口商认为贬值只是进一步贬值的前奏,害怕以后要为进口商品支付更多的货币,会加速订货,从而在短期内恶化国际收支。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汇率变动后,商品进出口并非马上马上做出反应,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才能产生效应,即存在所谓的时滞,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3)图说

11(2).jpg

11(2).jpg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J曲线经历了一个先下降达到最低点然后又上升的过程,刚开始的下降阶段,代表国际收支的恶化,最低点的位置说明产生了最大的贸易逆差,然后又开始上升,代表国际收支逐步改善。J曲线超过横轴的部分说明国际收支达到顺差。
  3、特别提款权
  解析: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4、汇率及标价方法
  解析:
  ①汇率就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②汇方表达方式有两种。
  a、其一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这可称为直接标价法。
  b、另一种标价方式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地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这可称为直接标价法。
  ③汇率的种类
  a、从制定汇率的角度分可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b、按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分可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c、按政府允许使用的汇率种类多少分可划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d、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划分为买入外汇和卖出汇率。
  e、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5、特里芬难题
  解析: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即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具体如下:
  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危及国际货币制度。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
  购买力平价说是由瑞典的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1)绝对购买力平价
  卡塞尔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即:
  e=Pa/Pb ,其中的e表示汇率,Pa和Pb 表示两国的物价。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即:
  et=[(Pat/Pao )/(Pbt/Pbo )]eo,其中的et表示t时期的汇率, eO表示0时期的汇率,也就是基期汇率。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折算出来的是长期均衡汇率。
  3)评价
  A,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通货膨胀和汇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用来说明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B,它的不足之处在于:a,购买力评价理论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说基础上的,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的价值在于纸币的购买力,却没能说明是何种力量最终决定了纸币的购买力;b, 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解释汇率长期变动的原因,却无法说明汇率短期变动的原因;c,国际间的资本流对汇率,尤其是在短期内对汇率的影响很大,该理论却没有考虑;d,关于物价的选择存在许多实际上的难度。
  2、简述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解析:
  1)市场全球化。欧洲货币市场和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2)业务自由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一系列金融管制,积极推行金融自由化,表现为:a,放松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限制;b,放松或取消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的限制,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度交叉;c,允许外国银行在本国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与国民待遇;d,放松或者取消外汇管制,实现国际资本的自有流动。
  3)资产证券化。
  A,定义: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予以集中或者重新组合,再以这些资产做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券的流动化。
  B,起源: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等机构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C,原因:20世纪80年代开始,证券国际化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显著特征,原因在于以下。a,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使一些国际大银行的呆账坏账增多,贷款能力下降,为了加强资产流动性来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而实行了资产证券化;b,西方国家放松一系列金融管制,使国际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筹资成本降低;c,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证券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4)交易电子化。电子金融交易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加快了信息传递,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使金融交易大幅增长,同时也使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步伐加快。
  5)风险全球化。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也空前加大,而且一个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将很快蔓延到其他国家,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动荡的发源地。所以,加强金融监管将成为21世纪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3、简述蒙代尔政策搭配说
  解析:
  1)理论背景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针对当时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的现实及斯旺图形的不足,提出了在固定汇率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现一国经济内外两个平衡的政策配合理论。并且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引进了外部平衡线,创立了国内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及外部市场三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
  2)主要内容

22(1).jpg

22(1).jpg

  如图,横轴代表财政预算,从左往右意味着预算逐步增加,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纵轴代表利率,从下往上意味着紧缩性货币政策。
  IB曲线是实现内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组合。IB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当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为了维持内部均衡,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
  EB曲线是实现内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组合。EB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需求过旺,国际收支逆差,需要提高利率来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弥补逆差。即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IB曲线和EB曲线相交将一国的经济内外失衡情况分为四个区域。针对各个区域的政策情况如下表:

            
            

            政策配合
            

            Ⅰ:内部失业,外部顺差
            

            财政、货币双松
            

            Ⅱ:内部通胀,外部顺差
            

            财政紧、货币松
            

            Ⅲ:内部通胀,外部逆差
            

            财政、货币双紧
            

            Ⅳ:内部失业,外部逆差
            

            财政松、货币紧
            

  3)理论意义
  A.解释了固定汇率下实现一国经济内外双重平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政策最佳配合运用的问题。这对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调节具有现实意义。
  B.考虑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资本项目顺差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的思考。C.开创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思路。
  三、论述题(20分)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其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解析:
  ①汇率就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a、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中长期因素。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相反,国际收支逆差外汇收入小于支出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b、通货膨胀率的差异:通货膨胀率也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
  通货膨胀率高→(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外汇供给减少;同时进口增加→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
  c、利率差异:利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
  利率较高资金流入增加流出减少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相反,利率较低资金流入减少流出增加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由于巨额国际游资的存在,利率变动与汇率变动间的相关关系日益加强,因而,在当前的国际外汇市场上,利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d、中央银行的干预
  一国央行想阻止本币升值,则在外汇市场购进外汇,抛售本币;一国央行想阻止本币贬值,则在外汇市场抛售外汇,购进本币。
  央行的外汇干预直接作用于外汇市场供求,进而作用于汇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在当前外汇市场,联合干预成为一个重要特点,但外汇干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汇率走势。从当前来看,政府干预能力的强弱与政府的市场信誉有密切关系。
  e、市场预期
  市场普遍预期某种货币升值,则交易者会大量购进该种货币,导致其供不应求,该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则下降。市场预期是当前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且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因素。
  f、一国的经济状况、投机活动、以及政治军事行为。
  ③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A,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a汇率变动与物价水平。
  货币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物价的影响水平。汇率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以贸易品为例,当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还会促使其他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此外,在国内商品供应既定的条件下,由于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将降低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由此刺激商品的出口,必然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供求矛盾,从而致使物价上涨。
  b 汇率变化与进口贸易收支。
  汇率变化一个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对贸易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从而刺激国外对该国商品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出口,与此同时,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进口。
  c汇率变动与资本流动。
  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币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d 汇率变动与外汇储备。
  1)货币贬值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2)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3)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
  e汇率变动与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
  当以一国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增加出口而抑制进口,这就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得以大力发展。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内就业机会因此增加。
  B, 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a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息息相关
  汇率是一国货币购买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它的变动同时影响两国和相关多国,由此影响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汇率的异常变动会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b汇率变动引发世界范围内的财富重新分配
  当某国的货币汇率发生变动时候,将使以该国货币储备货币的国家和将要收付此货币的经济主体的实际利益受到影响,我们分为两种情况来考虑:如果该国的货币升值,储备国受益,以及将要收款的国家受益;反之,如果该国的货币贬值,储备国损失,收款国损失。例如,1996年我国正处于还日债的高峰期,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美元,当时美元对日元贬值,这样我国的债务负担加大了。
  《西方经济学》试题共75分
  1、简述谷贱伤农。(10分)
  解析:
  ①定义:这是一种民间的经济现象,即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通常民间把此现象称之为谷贱伤农。
  ②原因: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商品,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是成同方向变动的,即提高价格有利于销售收入的增加,降低价格使销售收入的减少,而在丰收的年份农产品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这样农民的收入就减少了。
  ③图示:
  由图知,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移动到S1,均衡点由E1移动到E2,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下降使收入减少的部分为左上方的的矩形 P1 P2 B E1的面积,而产量增加使收入增加的部分为右下方的的矩形B E2 Q2Q1的面积,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减少部分为两矩形面积之差。

33(1).jpg

33(1).jpg

  ④措施:
  A、通过政府调控来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从而家少农产品供给,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农民和农场主的利益。
  B、政府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进行收购。在丰收的年份,为了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
  C、利用国家财政对农产品进行补贴。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分析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15分)
  解析:

44(1).jpg

44(1).jpg

  图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物品。a为价格变化前的均衡点,b为商品1价格变化之后的均衡点,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X1?X1??,这是总效用。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a、分析替代效应
  在图中,由于商品1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b不是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上而是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上。为了得到替代效应,我们做补偿预算线来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回到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上去。
  作补偿预算线FG,则FG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c点,表示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减少刚好能使消费者回到原有的效用水平,则X1??X1???就是替代效应,它为一个正值,且它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分析收入效应
  把补偿预算线FG退回到AB?的位置上,于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就会由无差异曲线U1上的C点恢复到无差异曲线U2上的b点,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量X1?X1???就是收入效应,它为一个负值,且它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综上所述,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简述规模报酬的变化情况。(15分)
  解析:
  ①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②性质: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③三种情况:
  A,规模报酬递增
  a,定义: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b,原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省成本。
  c,表现为等产量线越来越密集。如下图(a),OA>AB>BC。

55(1).jpg

55(1).jpg

  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

66(1).jpg

66(1).jpg

  4、分析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15分)
  解析:
  ①提出:1958年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英国100年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历史数据,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

77(1).jpg

77(1).jpg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在此坐标中画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此曲线就被称为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②改进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把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假定劳动生产增长率为0,则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相一致,于是就得到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表示自然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反之自然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③政策含义

88(1).jpg

88(1).jpg

  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或者失业率总是可以承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
  具体而言,一个经济社会首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这个区域内,则政府部门不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超出了这个区域,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整。
  如图所示,假定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是在4%之内,经济社会被认为是安全的或可以容忍的,这时图中便得到了一个临界点,即A点,由此形成一个安全区域,如图中的正四边形部分所示。如果该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此区域内被认为是安全的,即决策者不需要进行调整。若通货膨胀率高于4%,例如5%,我们可以采取紧缩性的宏观政策,通过提高失业率为代价来降低通货膨胀率;若失业率超出了4%,例如5%,我们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宏观政策,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
  5、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0分)
  解析:
  1)定义:大多数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一段时期内,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呈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现象。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价格上升不是指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指价格的普遍上涨,即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价格水平的上升要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一时的上升。
  2)通货膨胀的成因
  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②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A、定义: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提高的原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的现象。
  B、分类: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类型: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性通货膨胀和进口推动性通货膨胀。
  ③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④结构性通货膨胀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假设经济中有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有相应的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向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得全社会工资增长率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胀。
  ⑤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者在解释通货膨胀现象时认为,每一次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是通货膨胀发生的基本原因。所以,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是减少货币供给量。
  4)通货膨胀的影响
  ①再分配效应:
  a,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
  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此外,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b,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
  依靠变动收入的人,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扩张、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
  c,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d,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
  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
  ②产出效应: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
  在社会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促进了产出增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导致产出会不变,或下降,从而引起失业。
  c,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
  当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5:54 , Processed in 0.07395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