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教育学2016考研暑期强化阶段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080
发表于 2016-7-23 1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试题的导向十分明确:突出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即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主干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运用。因此,不能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应试成绩。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反映整个历史发展最主要特征、概貌的基本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落实主干知识最有效的方法。
          一、构建框架知识结构
          构建框架知识结构是以现行各个科目的体例和顺序,归纳、整合出各科目各个发展阶段的知识结构,即从大的角度帮助学生把握各个科目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教育学原理的“课程”部分,框架知识结构归纳整合为:
          

mp28192090_1439962711135_2.png

mp28192090_1439962711135_2.png


          因为教育学的许多知识点非常零散,尤其是在中外教育史中,所以建立知识框架能够帮助考生建立起学科的总的轮廓,有助于考生在整个框架中去理解、记忆以及区分各个知识点。考生可以在基础复习之后,先试着搭建框架知识结构,如果哪里不能顺利搭建,就需要将哪里的知识点再进行强化。
          二、框架式的专题知识结构
          在对学科层面进行知识体系的搭建之后,还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对该学科的各个不同专题知识点进行体系搭建。通过专题搭建有利于考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异同以及重要性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以中外教育史为例搭建一个专题知识结构。
       

mp28192090_1439962711135_3.png

mp28192090_1439962711135_3.png


          在这个知识结构图中,可以看到专题内容是“思想史”。作为想要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一定要首先知道,教育史分为思想史、制度史和改革史三种类型。然后找准专题之后,以时间为导向来实现中外对比。考生可以将大致生活在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对比,从各个方面去分析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这样既有利于考生记忆知识点,同时也是对中外教育史中常见的比较式题型进行准备的过程。
          强化阶段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来对各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之后,相信考生在对理论和知识的把握将会更上一个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22:48 , Processed in 0.067465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