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考研经济学精度教材深入研究是关键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080
发表于 2016-7-23 1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习范围可以结合考试大纲确定。但考试大纲以外、教材范围以内的知识点也不能放弃,这些知识点需要了解。范里安第六版新增知识点恰恰是财大经济学院核心人物的研究方向,也是当代经济学主流的发展方向。这些内容即使不在考纲范围以内,也需要了解。你只要把指定教材自习精读十遍,考研肯定没有问题,其他书籍也可以看,但只需要参考一下。尤其是学术论文、专著等,完全没有必要理睬。
          对于明确的专业课考察范围,仅仅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一些相关知识搞通、弄懂。对于基础知识,更是不能疏忽大意,因为即使再偏再难的题目,最终也是要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解决的。对专业课指定课本的读法,可以以书前的目录作为一个提纲,在把课本精读两遍之后,抛开课本,自己要能把这个提纲扩充形成体系,必要的时候,参阅其他的专业书籍以加深理解。
          根据目前国内各高校经济学科的命题形式分析,经济学科的16个二级学科中,除少部分院校会就金融学和统计学这两个二级学科单独命题外,其他14个二级学科的初试试题基本都是采用同一套试题,各个不同学校单独命制。其试题考查内容为经济学,一般包含三科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其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学科内容的考察一般占据全部试题分值80%以上,在一些侧重于工科的重点院校或者是新兴起来的重点院校则忽略了政治经济学的考察,工科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仅仅考察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内容,新兴的如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在试题分值方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值通常是一半对一半。
          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经济学基本框架,等把整体体系弄明白了,再弄清楚具体细节。就像画一幅画一样,先勾勒好轮廓,再画细节。这样才能逐渐把知识体系前后贯通,前后贯通了才能把经济学吃透。
          模拟试题最少要做五六套以上,否则不足以覆盖大部分考点。做模拟试题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是为什么而做。主要是为了两点来做,一是查缺补漏,二是模拟考场。为了更好地做好第一点,每张模拟试题中失分的内容都要自己翻阅教材或《复习指南》,把相应知识点吃透,要做到“发现一点就补充一片”,举个例子说,你发现某个题失分是因为新古典增长模型不太熟悉,那你就要做的就不是把这个题所涉及的地方弄明白,而是把整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弄明白。这样通过大量模拟试题中发现的疏漏进行“补充”以后,你基本掌握了应试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点了。为了做好第二点,也就是模拟考场,你就需要完全按照考试现场来做,每一张卷子一定要做完,写完最后一个字之后,才允许自己看答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真正考试的时候是无法看答案的。只有这样训练多次之后,才能在考场上确保稳定发挥,即使不是超常发挥,至少也不会发挥失常。
          以上就是考研经济学复习的总结,考生们首先要了解这个学科的特点,再有针对性的复习,很多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深入了解之后方便在自己的薄弱环节早点下手,早点攻克难关,为后续的考研经济学复习打好基础。
          (编辑:吴清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4 04:46 , Processed in 0.0371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