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2016考研:用就业率决定考研专业选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5 1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2014年就业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走高,其中毕业研究生更是居高不下,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对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今变得更加严峻。于是,很多人发现考研成为暂缓就业的一条有效出路。那么,如何根据就业因素,全面衡量考研选择是否恰当呢下面依次从考研选择的四个步骤说起。
  考研选择第一步:选择地域
  如果把考研和钓鱼相比较,考研时对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就如同钓鱼时必须先决定在哪一片水域垂钓,水域中养分的肥沃程度是决定我们最终钓鱼多少和大小的首要因素。这里比喻的养分不但是指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悠久文化、历史沿承等人文因素,更是指其经济状况和就业前景等发展因素。
  我们知道,除了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外,各高校对其所在城市、省区乃至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与人文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最深。例如中山大学在华南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就远远要大于其在北方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基于对今后个人发展机遇的考虑,考研者在确定报考地域时自然会把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可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许多同学表示,由于涉及今后的工作机会以及工作方向,北京、江浙、广东等地的大学向来是考生们的重点考虑对象,而西部地区很多学校由于知名度过低,且经济不发达,难以对考生形成吸引力。
  考研选择第二步:选择学校
  在中国,每个省份少则有几十家高校,多则有上百家高校,其中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也不乏其数,如何选择学校也是事关学业有成、就业无忧的一门学问。
  考研选择学校,不仅要看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学术氛围,还要看院校的就业情况和专业排名。如果一所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发展潜力好、后劲大,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要,校友的知名度高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度大,自然容易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市场的欢迎,因此在考研者中更容易出现“名校崇拜”。
  但过度的“名校崇拜”也带来很多困扰。一方面,这使得报考“名校”的入学竞争不断加剧。据统计,报考北京地区的硕士研究生中,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这4所高校的报考人数均过万人,合计占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所有报考人数的三成;报考天津地区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报考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考生人数合计占全市招生单位所有报考人数的六成。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名校”研究生就业难度也逐渐加大。特别是有的“名校”在研究生扩招的浪潮下,盲目申报硕士点、扩招研究生人数。例如一些著名理工类高校纷纷申报文科类、社科类硕士点,而就读于这些高校的文科类、社科类研究生往往既存在着就读专业师资、科研条件不好的“先天”不足,又面临着学校专业排名不高、求职竞争力不强等不利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9 23:07 , Processed in 0.0688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