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2019考研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艺术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6 17: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的“2019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艺术3”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画论六法:
    “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谢赫在《古画品录》里说,所谓“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气韵指人物的精神气质,即顾恺之所说的神或韵,谢赫将之列为评价绘画优劣的第一条标准,是绘画的要旨。
    骨法用笔:指用笔的功力。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这“笔墨”二字也就包含了笔力的问题,因为运笔施墨必得以力行之,而力的大小、墨的深浅是大有讲究的。
    应物象形:指绘画应按照客观事物所具有的面貌来表现,而不应当主观臆造,即讲究神韵不能完全脱离客观事物本来的神态。
    随类赋彩:指绘画中的色彩问题,即按照不同的绘画对象表现不同的色彩,但它不是自然主义的表现色彩,而是按照事物的精神气质去表现色彩。
    经营位置:指构图设计。中国画的构图与西洋画不同,它不采取西洋画的定点透视,而是采取散点透视,讲求疏密聚散,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讲求无画处也是画,画出空白表示天空、云气等。
    传移模写:指临摹画技能,按说可不列入创作和评画标准,但习惯上还是称为“六法”。
    2.变文:变文是一种说唱艺术,它起于佛教的讲经宣传。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取民间说唱形式宣扬佛教故事而形成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并由寺院走向民间。变文内容有故事情节,演唱时讲究音律节拍,很受人们的欢迎,后来发展为宋元时的“诸宫调”。
    3三分损益法:是古代确定准律的方法,即把一根弦分为三段,去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用它振动所发出的音比原来全长所发的音高出纯五度,这叫“三分损一”;相反,将弦分成三段,增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四,该弦发出的音比原来低出纯四度,这叫“三分益一”,合为“三分损益法”。此法产生于春秋战国,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员篇》。
    4.十二律:这是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因此,一个律也就是一个分割的半音,每一个律都有一个名称,由低至高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侣、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这一律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以后历代以此固定音高,形成各种不同的调式,如同现在的D大调、C大调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5:09 , Processed in 0.06853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