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回复: 0

2019教育学学术型硕士(311)考试备考指导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9-12 1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备考指导,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问这世上最古老的职业是什么,答案毋庸置疑是老师!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育,而教育学便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科学。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古今中外的伟人们无不是通过教育在影响着人们。所以,教育学从来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带有神圣使命的艺术。当你还在纠结选择什么专业的时候,当你还在纠结已选择的专业是否正确时,教育学的这颗流星即将从你身边划过,而你将只剩下许愿的份。
    教育学是一门永远不会失去魅力的学科,它的璀璨如太阳般耀眼。学了教育学直接的受益人是你自己和你未来可爱的宝宝,她/他是幸运的,因为你比其他父母更懂得怎么科学教育,你知道怎么尊重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她/他。如果你之后当了老师,受益人是你的学生,她/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你更懂得萌萌哒学生那天真但可贵的想法,你不是故作高高在上而是知心大姐姐/大哥哥,你也会更加科学的帮助他们提升自己。但教育学考研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所以有想要迈进这个领域大门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决心与毅力。
    一、教育学考研概述
    教育学硕士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简称为学硕和专硕。最初,学硕考试类型为全国统考,考试代码为311。但随着院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逐渐提高,部分高校已经退出统考,开始进行自主命题,如北京师范大学考740教育学综合,首都师范大学考774教育学综合等。所以,如果童鞋们已经决定要考教育学学术型硕士,一定要尽快确定报考院校,再根据院校招生要求进行相应准备。
        二、通晓311考研
    1.考研科目
    311教育学统考共考查5门,分别是: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2.统考考情分析
    311教育学统考的专业课共计300分。
   

8317153656726454.png

8317153656726454.png

    从考研科目的分值分配比例来说。教育学原理约100分左右,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合起来约100分,教育心理学(40-70分)、教育研究方法
(30-60分)合起来约100分。
    3.推荐参考教材
    311教育学统考虽是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而现在考研市场上有许多参考教材,鱼龙混杂,以至于反而让童鞋们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我们根据多年考研经验,结合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给大家推荐以下教材: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是参考教材,想要更深入理解知识还需多涉猎相关其他教材。而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注意关注其给出的指定参考教材。
      三、备考复习小贴士
    对于每一个考生而言,如果要考311,应该从哪入手,怎么准备呢?
    1.决心
    首先,我们都要问问自己,是否下定决心考研,一旦决定了,就要风雨无阻,对自己负责任,做事要有始有终。
    2.确定院校
    既然确定了要考研,就要想好考哪所院校。特别是有的院校是自主命题,如果前期不定院校,按照311复习,可能最后不适用所选择的心仪院校,这样就做无用功了。
    童鞋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后想在哪发展?有没有意向特别强烈的院校?教育学院校梯度是如何排列的?依照自己的状况(是否跨专业考研,我的自学能力如何等)进行院校选择,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
    3.查看院校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院校确定好了,
需要我们去校官方网站上查看往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尤其注意专业目录,因为在这个文件里你将了解本院校考查的科目有哪些,有无参考书等问题。如果院校确定为311统考的话,则按照我们的备考推荐进行准备即可;若院校是自主命题,则需要全方位搜集相关考研信息,包括考试科目,有无指定参考教材,考试题型等。
    4.开始备考
    之后,开始备考。这一步最重要也最关键,需要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和高度的执行力。将考试的内容进行分阶段多次复习,复习的同时注意做题巩固,不懂得地方不要过于纠结,浪费时间,可以暂时搁置,或者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00:03 , Processed in 0.16468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