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回复: 0

2019考研历史学:戈尔巴乔夫改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8-8 18: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为您整理的2019考研历史学:戈尔巴乔夫改革,请参考:
    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与准备
    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随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停止、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的盛行、老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及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苏联政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弊端丛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陷入困境。进入80
年代后,要求改革现状的呼声愈益高涨。
    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调整领导班子,在11 个月中共调换了14 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 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41
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了老人政权的局面,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2)内容:1986 年2、3
月份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确认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经济上“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具体化。会后,苏联公布关于政治、经济改革。
    ①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7 年6
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②政治: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现存的政治体制,即“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所致。1988 年召开的苏共19
次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党中央转到最高苏维埃。至此,戈尔巴乔夫就将改革的政治思想也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90
年苏共又召开了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公开宣布“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政治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转向,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导致了苏共从此分裂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三大派别;而公开化和民主性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以及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党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发展,民族分离主义急剧泛滥;新思维外交造成的苏联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大大下降也激起了苏联所有爱国者的不满,而它在东欧各国剧变中的催化作用并直接导致华沙条约崩溃和经互会瓦解的事实,又使得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和争论。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推动下,苏联社会局面日益失控,迅速走向解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7:43 , Processed in 0.0562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