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2019考研历史学专业课: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十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8-8 18: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考研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已经开始,对于2019年考历史学的学子们来说了解古代史和近代史是很必要的,新东方在线为各位搜集了一些有关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学子进行第一轮的记忆复习,祝各位考研成功。
    本次为各位带来以下名词解析——哈拉巴文化、吠陀、瓦尔那制度、婆罗门教。
      一、哈拉巴文化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知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因此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约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至前二千年代中叶。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
      二、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吠陀”的本义是知、知识。《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狭二义。狭义只指最古的 4
部《吠陀》的本集部分,广义则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献。本集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献则为约公元前6世纪或4、5世纪的产物。《吠陀》的
4 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达婆吠陀本集》。
      三、瓦尔那制度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四、婆罗门教
    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20:22 , Processed in 0.0825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