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关于“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成为学校学科发展新“引擎””相关资讯文章,一起关注一下吧~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发展新政,持续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抓好“顶层设计”吸引高端人才;强化“引育并举”,打造青年人成长成才沃土;加强“分类评价”,以期“人尽其才”;“软”件“过硬”,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在传统人才高地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人才高峰”,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
高层次人才成为学校学科发展新“引擎”
“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哪里,未来重大科学发现就会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求贤若渴、全球广纳英才,强调人才计划的“顶层设计”,打造能承担“双一流”建设重任的师资队伍。
学校瞄准世界一流目标,以前瞻性规划为引导,制订了《“交大2020”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意见》。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加大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水平领军人才的力度,强调要形成一支由国际学术大师、院士和讲席教授为“塔尖”,以特聘教授、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为主干、以教轨副教授、助理教授和晨星青年学者等优秀青年人才为基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在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格外强调引进的前瞻性布局:围绕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重点发展方向、高端人才实际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重点领域急需人才,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学校尤其重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建设,在把握人才引进“高端导向”的同时,按世界一流大学师资标准,设立讲席教授、特聘教授、长聘教授等岗位,通过国际同行评审机制,借力国家、地方各类引才计划,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带动多个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从“一个高水平带头人”到形成“一个高水平团队”的“集团效应”,在上海交大已屡见不鲜。
2018年4月,诺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庆祝建校122周年之际,受聘担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并在亲笔信函中表示:“将一如既往,为李政道研究所提供建设性、指导性意见”。李政道研究所是由李政道先生提议,由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面向物理学、天文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等方面的高端研究机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Frank Wilczek(弗朗克·维尔切克)受聘担任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李政道和Frank Wilczek在国际学术界的巨大影响力,将为李政道研究所汇聚一批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顶尖人才,使其成为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任务,进而推动物理学等学科向更深更远发展,为造福人类服务。
2017年11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申报,美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Hopcroft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自2011年底第一次受邀到上海交大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学生授课,6年来,Hopcroft持续在上海交大讲授《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自动机理论》等课程,并于2012年5月受聘担任校长特别顾问,协助上海交大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评估工作。Hopcroft加盟交大后,交大计算机学科发展明显提速,目前已有近十名高层次人才通过严格的国际评估加盟交大,组建成为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讲座教授团队,显著提升了上海交大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韩礼元教授,领导着学校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团队,发现并制备出了适合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高导电性的重掺杂型电荷传输层材料,并探索出了其最优化制备条件,成果发表于2017年《Nature》期刊。
2018年5月,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上海交通大学14位优秀学者入选,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11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才高峰又喜添新的领军人物。
自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明确提出了重点建设17个“一流学科群”、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的建设方案,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群的发展新“引擎”。
2014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建立“同台竞技,同轨运行,共同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以学术水平和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标准,为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搭建开放、公平的事业舞台,为广大教师进入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提供同等机会。启动面向现有教师队伍的长聘教轨-教职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向世界一流的转型,打通了所有校内人才的发展路径。
“学术水平和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让一大批 “本土”人才脱颖而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自1994年从上海交大博士后出站就在交大工作,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的一线,他执著地从事材料技术攻关,经过几代交大材料人接力传承,解决了国家重大的材料问题,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了30多年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技术封锁,研发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新材料助推“材料轻量化革命”,为我国首飞成功的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风云四号卫星等航空航天领域材料的轻量化解决了难题。这位在材料学科奋战了20余年的老师,是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学校首批并轨的特聘教授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