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回复: 0

考研时政:解读李克强记者会上“双创”问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虑: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行为,“为什么政府还要操这么大的心、用这么大的力呢?”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在政府话语中出现的频度和量级,这个问题可谓足够尖锐和犀利。
  李克强的回答简洁有力,并且充满深意。首先他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
  既然是改革,当然蕴含着新的理念和意图。同样也正因为是改革,就不能以惯性思维去评价和衡量。政府“操心”创业创新,并不是“越位”,而是在承担一种全新的责任。
  这种责任首先来自历史的启示。总理谈及:“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为承包制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也因为允许人口流动,亿万农民工进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这种责任同时也根植于当下的需要。创业创新的主体当然是企业和个人,但正如李克强回答中所言:“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
  什么叫“清障搭台”?说白了吧,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束缚人民群众活力的桎梏,其中许多来自政府,政府当然需要反躬自问,需要“革自己的命”,需要好好“操心”。
  两会期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继承、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
  而在今天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再次明确了政府今年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作为: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市场主体能够便利注册,证照合一;二是要为创业搭台,包括提供租金低廉的众创空间,用好政府引导资金;三是进一步减税免费,使创业者能够轻装前进。
  这是总理对于上述疑虑的直接回应,也应该理解为他对于政府“操心”的严格界定,即政府不应该也没办法去培养“马云”,但政府要努力培育诞生更多“马云”的环境。
  这份“操心”,还有另一层虽然间接但同样重大的深意。“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李克强如是说。
  也就是说,除了中国经济“新引擎”这一内涵,总理希望通过创业创新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来为普通百姓开辟一条新通道:在一个开放而有规则的社会和市场里,无论你来自哪里、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自己的人生,获取更好的生活。
  这当然是政府该操的心,也是必须操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6 21:46 , Processed in 0.0451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