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中公考研2018考研431金融学考前预测白皮书-利率的期限与风险结构理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12-20 2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经济学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公考研2018考研431金融学考前预测白皮书-利率的期限与风险结构理论”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预测2:利率的期限与风险结构理论
  一、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
  1.完全预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长期利率等于在长期债券到期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假定投资者对期限没有偏好,而只是按预期收益率的高低决定是否要购买债券。这是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完全可替代的,只要预期收益率相同,投资者不在乎持有什么期限的债券。
  预期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期限不同的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人们对未来的短期利率有着不同的预期。如果预测未来短期利率上升,则长期利率会高于现时的短期利率;如果预测未来短期利率下降,则长期利率会低于现时的短期利率。相应地,就表现出不同形状的收益率曲线。
  2.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债券市场可分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关的市场,各有自己独立的市场均衡,长期借贷活动决定长期债券市场,而短期交易决定了独立于长期债券的短期利率。这理论的关键假设是债券完全不可替代。该理论的最大缺陷是:不能解释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所体现的同步波动现象,也无法解释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随着短期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呈现出的明显有规律的变化。
  3.流动性偏好假说
  流动性偏好假说提出了不同期限债券的风险程度与利率结构的关系,这一理论假定大多数投资者偏好持有短期债券。为了吸引投资者持有期限较长的债券,必须向它们支付流动性补偿,而且流动性补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实际观察到的收益率曲线总是要比预期假说理论所预计的要高。同时该理论假设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只有获得补偿后才会进行风险投资。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中公考研2018考研431金融学考前预测白皮书-利率的期限与风险结构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金融硕士考研,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9考研全年集训营、乐学面授班、一对一协议班、名校保研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中公考研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与每年的大纲进行深入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 ,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本文为中公考研经济学教研组老师整理,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6:57 , Processed in 0.0820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