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观 | 观点 |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
产生根源 | ①认识根源: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 |
②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
③阶级根源: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群众史观 |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原则 | ①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
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③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
人民群众 | 内涵 | ①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②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
④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
作用 |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④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条件 | ①经济条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②政治条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 |
③精神条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文化水平。 |
个人 | 定义 | 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
作用 | 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②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 |
③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
分类 | ①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
②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
历史人物 | 作用 | ①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
②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③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
性质 | 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