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结果公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17 16: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结果公示”的相关资讯,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按照《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办法》的规定,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共评出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获奖者4名、青年进步奖获奖者7名。现公示评审结果。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理事会秘书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注明联系方式;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公示网址:http://www.cae.cn(中国工程院)
  http://10.1.4.10(中国石化)
  联系人:李铁军 电 话:010-59968823
  邮 箱:litiejun@sinopec.com
  通讯地址:朝阳门北大街22号中石化大厦科技部,100728
  附件:1.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基本情况附件1.docx
       2.青年进步奖获得者基本情况附件2.docx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理事会秘书处
  2017年8月14日
  附件1
  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基本情况
  (按姓氏拼音排序)
  1.傅尧
  傅尧,男,1977年7月出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有机化学专业。
  傅尧博士主要从事生物质化学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液体燃料和材料单体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开发了易于分离的磁性固体酸催化剂,提出了甲酸原位还原的新思路,发明了生物质连续水解制备γ-戊内酯的合成新方法;发展了一系列呋喃类生物质基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反应,完成了新型聚酯材料单体2,5-呋喃二甲酸的中试示范。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5件,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件,欧洲授权发明专利1件。
  2. 韩业君
  韩业君,男,1978年2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生物质能源专业。
  韩业君博士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极端酶、生物合成等方面应用基础研究。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发现了植物内源性糖苷水解酶协同因子,并揭示了其在生物质酶解转化生产中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在极端酶领域,系统研究了高温厌氧微生物降解代谢天然生物质的酶学过程,揭示了高温糖苷水解酶及其结构域在生物质酶解中的作用过程;阐明了高温跨膜转运蛋白在极端微生物代谢生物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生物合成领域,揭示了极端自养微生物固定转化二氧化碳合成电能源的体外复合酶促动力学过程,为生物电能源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开发了生物质高温复合酶解体系,为提高生物质的工业转化效率奠定了基础;主持完成了 “甘蔗渣生物炼制系统技术与工艺集成” 项目和示范生产,为提升我国甘蔗行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件(已授权2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件。
  3. 李毅
  李毅,男,1976年5月出生,硕士,现在中国石化科技部工作、高级工程师,生物燃料专业。
  李毅同志作为主要牵头人完成了生物航煤从工艺、生产到适航、商用的产品全流程研发与应用工作。李毅同志设计了氢解脱氧-异构裂化工艺,牵头开发了中国石化生物航煤成套技术;建成亚洲首套生物航煤生产装置,成功完成了废弃油脂生产生物航煤工业放大;在适航审定和应用方面,组织和参与了中国民航局生物航煤适航审定,制定了产品标准和适航规范,为民航业应对航空碳税提供了技术方案;协调组织客机制造商、航空发动机商、航空公司等产业链各方建立生物航煤商业合作平台,成功实施了上海-北京生物航煤商用载客航班。组织并参与了中国石化生物质炼厂的核心技术框架构建和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国石化生物质炼厂建设做好技术准备。
  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6件。
  4. 蔺建民
  蔺建民,男,1970年9月出生,硕士,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生物柴油标准化和添加剂研究。
  蔺建民教授作为课题组长承担了中国生物柴油标准化研究与起草任务,作为第一执笔人起草了我国首个生物柴油产品国家标准(BD100)和首个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国家标准“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在此基础上,又负责起草了多项与生物柴油相关的分析方法标准,如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柴油中生物柴油含量测定法等并批准实施,完善了我国生物柴油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生物柴油抗氧剂、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以及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制备柴油添加剂或其它化工品的研究。生物柴油抗氧剂、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实现了工业生产和应用。
  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7件,涉外专利5件;制定生物能源领域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
  附件2
  青年进步奖获得者基本情况
  (按姓氏拼音排序)
  1.陈修来
  陈修来,男,1985年4月出生,博士,现在江南大学工作、副教授,生物化工专业。
  陈修来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研究,阐明了胞内碳代谢流调控的生理机制,提出了基于代谢路径定向重构的碳流调控策略及基于区间工程和转运工程的碳流调控策略,发展了基于模块工程和结构生物学的碳代谢通量调控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短链有机酸行业目前面临的产品产量低、糖酸转化率差、副产物多、后提取困难等问题,实现了D-乳酸、苹果酸、富马酸和柠檬酸的高效生产。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粮生化格拉特乳酸有限公司等企业。
  发表论文9篇,申请专利8件。
  2. 方云明
  方云明,男,1982年2月出生,博士,现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教授,生物化工专业。
  方云明博士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源化工方向的科研工作,开展以生物与化学协同转化、面向工业应用为主要特色的生物炼制研究,致力于从低品位生物质资源出发制备生物液体燃料及重要化学品。通过催化剂、反应工艺及装备的协同创新,实现了生物质资源中化学键的可控断裂及生长,获得特定产品,在生物质资源特性导向催化材料创制、生物质定向转化制芳烃及航空燃料等方向取得了具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完成了生物质制芳烃、生物质炼制航空燃料和生物油与重油共裂化等过程的中试示范并推进其工业化。
  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6件中国及PCT专利。
  3. 戈钧
  戈钧,男,1982年12月出生,博士,现在清华大学工作、特别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戈钧博士一直从事高效固定化酶制备及其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可降解材料、精细化学品等的生物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采用无机晶体、金属有机骨架晶体材料进行酶固定化,开发了该类固定化酶的原位制备技术,系统阐述了限域效应、邻近效应、区域化效应等在固定化酶设计中的作用原理。所制备的固定化酶具有高于传统固定化酶的活性、稳定性和可复用性特点,为生物质能源、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基精细化工产品等的生物制造和合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
  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件。
  4. 郭勇
  郭勇,男,1985年7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从事木质纤维素催化转化工作。
  郭勇博士作为“糖平台经催化转化制生物航煤”课题负责人,主持开发了全流程工艺,尤其是在中间产物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加氢工艺和催化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对形成中石化完整的糖平台催化转化体系以及构建专利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开发了全新连续糖脱水工艺,实现了HMF高效生产;开发了糖醇水相重整制氢和液体燃料的高效催化剂,阐述了催化剂酸碱性对水相重整反应的影响;联合中国石化建长催化剂分公司开展糖平台制生物航煤用催化剂的工业试验。
  发表文章10余篇,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
  5. 李澜鹏
  李澜鹏,男,1984年4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生物化工专业。
  李澜鹏博士先后负责了生物基长链尼龙、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生物基低硫柴油及航空煤油润滑改进剂、木质素基材料等生物基化学品及材料的生产工艺开发,开发了“环氧化-羟基化-胺解”耦合生产工艺,大幅度的提高了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产品的羟值;通过化学改性手段,在脂肪酸分子链上引入不同的极性基团和脂肪环结构,影响了脂肪酸的分子构型,进而使脂肪酸的结晶过程发生变化,极大地降低了改性植物油脂肪酸抗磨剂产品的凝点和浊点,能够解决我国柴油品质升级过程中的润滑性问题。
  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篇,申请发明专利25件。
  6. 罗建泉
  罗建泉,男,1983年5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罗建泉博士围绕能源化工中的生物反应-膜分离集成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利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液和酶解液,实现溶剂(离子液体或碱)和酶的回用、单糖的脱毒和浓缩;开发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及丁醇发酵-膜分离耦合成套工艺,实现发酵液中的丁醇原位分离;研发新型生物催化膜,实现二氧化碳多酶催化合成甲醇;利用超滤-纳滤膜分离集成技术分级有机废水中的蛋白质和糖类,分别用于微藻培养(生物燃料)和厌氧发酵(生物燃气)。
  发表SCI论文72篇,申请中国专利13件,申请国际专利1件。
  7. 张海波
  张海波,男,1982年3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张海波博士长期从事生物质绿色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生物化工合成高能量密度燃料领域,以可再生糖为原料利用生物化工法合成了蒎烯、桧烯和苯乙醇等高密度燃料前体,产品经催化聚合加氢后性能优于JP-10(经JF验证);在方法创新方面,针对宿主菌的抗逆、分段发酵降低中间产物毒性、降低诱导剂的成本和提高工程菌的构建效率等方面开展工作;在生物质转化酶的发掘方面,分离并鉴定含有金属铁和锰且氧化过程不依赖介体的漆酶,极大地降低了酶氧化的成本,同时也为该酶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7件。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结果公示”的相关内容,以供考生了解。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家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以及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相关推荐:
  学霸双胞胎徐泽鲲、徐泽鹏一同考上国科大
  北大澄清降219分录取健美操少女周孟佳:降分说法系误导
  商丘柘城梁铭轩、梁家豪姐弟俩蝉联理科高考状元 先后梦圆清华
  寒门两兄弟一个考北大 一个考上海交大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更新中...)
  精华推荐:

        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常见问题
       

        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指南
       

        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
       

        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
       

        2108考研大纲
       

        考研历年真题库
       

        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
       

        跨专业考研热门专业详解
       

        保研攻略|保研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2:54 , Processed in 0.07689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