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4 1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 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是中国哲学精髓“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彩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而不同”思想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5分)
(2)分析材料,结合矛盾原理,分析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原理。(5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 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从 “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
材料2 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以目前的产能计算,14年后出现石油枯竭局面。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我国石油外部依赖率1995年仅为7.6%,到2020年将达到75%。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地方用地粗放、浪费,土地承载压力空前突出。
材料3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摘自:《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2010年02月0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和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5分)
(2)结合材料3和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