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6|回复: 5

跨考2012年考研政治命题人5套卷•之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
  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3.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4.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解决要通过()
  A.商品交换的实现
  B.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
  C.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5.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指()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
  6. 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A.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B.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C.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D.兼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14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8.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9.下列著作主要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并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的是()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警世钟》
  10.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主张()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改革本国教育制度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 下列选项既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又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的是()
  A.文明礼貌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D.爱护公物
  1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面有关道德的起源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语言的形成
  D.道德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是()
  A.邻里团结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一夫一妻
  14.我国《宪法》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做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宪法》基本原则中的()
  A.法治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公民权利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
  15.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7月 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A.八十周年B.八十五周年
  C.九十周年 D.一百周年
  16.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6月 9日 17时 1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正式飞离月球,奔向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
  A.天宫一号B.天宫二号
  C.嫦娥一号D.嫦娥二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14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18.“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C.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
  D.实践主体能够创造物质
  19.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的过程实现的。
  A.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C.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
  D.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
  21.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现在()
  A.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继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2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下面对毛泽东所指的中国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历史任务主要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前途是资本主义
  D.目标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23.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中,“中间大”是指()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D.地主大资产阶级
  24.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25. 漫画《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告诉我们,发展经济要()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C.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D.坚持节约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14 1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原因在于()
  A.它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D.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其主线为()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B.党的先进性建设
  C.党的思想建设D.党的作风建设
  29.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内涵解释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追求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探索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B.延安整风中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与先进革命思想的结合
  D.真理标准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0.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这是因为诚实守信()
  A.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B.决定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
  C.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D.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31.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停止侵害B.赔礼道歉 C.消除影响D.恢复名誉
  32.中共中央政治局 5月 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的社会管理格局。
  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
  33.7月 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当日,在天津召开的“ 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22%下降至 2010年的19%,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是()
  A.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
  B.生育水平显著下降
  C.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D.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4分)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6分)35.阅读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这也是在中国。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材料2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材料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4分)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2、3谈一谈怎样解决材料1所反映的问题?(6分)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材料2 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请回答: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5分)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4 14: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随着网络日益普及,MSN、BBS、博客等各种网络娱乐形式为网民提供了充分的话语平台,但同时,各种“网络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专家指出,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当导向正确时,网络有着惊人的推动力量,反之也能给网民带来巨大伤害,进而给网络生活中的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负面影响。  某网站论坛不久前发生了一起“电话门”暴力事件。一则名为 “打击一切变态”的帖子,声称其美女同事频频遭受一男子的电话骚扰,并公布了“骚扰者”的手机号码。该帖发布后,不少网友响应,“把该号码印在黑广告上”、“把这个号码公布到其他网站”等主意层出不穷,支持“打爆该号码”的网友越来越多,这些行为已经从网络向现实生活渗透,严重地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合法权益。类似的群体性攻击事件,在网络上屡见不鲜,网络暴力正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侵犯着道德底线。“人肉搜索”行为就是网络暴力行为的典型代表,网络暴力正在迅速蔓延,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暴力行为正在被“合法化”、“正义化”。部分网友通过非道德的手段去行使自己的道德声讨权,全然不顾法律法规。
  材料2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网络的利用和依赖将会越来越多,因而网络安全的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攻击。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为50%,1998年我国公安部破获黑客案件近百起,其中以经济为目的的计算机犯罪占70%,计算机犯罪能使一个企业倒闭,个人隐私的泄露,或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瘫痪,这些绝非危言耸听。  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淡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导致人格虚伪。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以德治网,以法治网,将是今后维护网络生活公共秩序的两种重要途径与基本手段。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灌输给广大网民,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坚决抵制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地遵守有关网络规则,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断推动网民的道德自律与守法观念。
  请回答:
  (1)网络生活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更应该共同遵守社会公德,结合材料分析在网络生活中怎样加强社会公德自律。(4分)
  (2)结合材料1、材料2中涉及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危害网络公共安全的社会现象,简析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6分)
  3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中美国”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于2007年3月5日在《洛杉矶时报》上以“买下中美国”为题的撰文中首次提出的;而中美“两国集团论”即“G2”,则是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2008年夏季出版的《外交》杂志上发表的“平等的伙伴关系”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尽管常常被相提并论,但这两种观点各具特色。前者的特征是认为中美应合二为一相互满足。弗格森“创造性”地把China(中国)与America(美国)合成一个新词“Chimerica”(中美国),并宣称“中美国”这个概念是指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声称“这是极好的联姻,相互补充”。G2的重点则是强调中美不应再纠缠于效率低下的国际社会或国际组织,而应通过两国单独的密切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弗雷德明确表示,如果中美合作,会使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WTO运作得更好。
  ——摘自新华网 2010年07月14日
  材料2  新华社纽约2010年9月22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22日在纽约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盛大欢迎晚宴,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开创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光明未来》的演讲。  温家宝表示,过去的十年是中美两国关系稳步提升、不断深化的十年,是两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十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共同确定了两国建设21世纪中美积极合作全面关系和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美关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但对话与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中美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1中的“G2”观点。(6分)
  (2)结合材料1和2分析中美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寓意。(4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06:30 , Processed in 0.0430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