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回复: 0

2011考研政治大纲配套训练1600题节选(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分别阐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重点掌握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特别要注意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尤其要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下列哪个报告中()
  A 《论新阶段》B 《湖南农 动考察报告》
  C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 《井冈山的斗争》
  2 中国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在中国 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任务的会议是()
  A  二大B 遵义会议
  C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  七大
  4 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
  A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B 党的七大
  C 遵义会议D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5 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党的十三大B 党的十四大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党的十三大B 党的十四大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
  7 科学发展观被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会议是()
  A 党的十四大B 党的十五大C 党的十六大D 党的十七大
  8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实行改革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C 坚持党的领导,保持 员先进性
  D 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9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
  A 解放思想B 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 四项基本原则
  10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 马克思主义B 社会主义C 改革开放D 科学发展观
  11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D 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12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6 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的是()
  A 党的十三大报告
  B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党的十四大报告
  D 党的十二大报告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18 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坚持与时俱进
  D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发展B 提高效益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
  2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社会和谐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
  21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A 迅速发展B 保持稳定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社会和谐
  2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
  2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
  B 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理念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24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是()
  A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
  B 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理念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25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
  A 什么是改革开放,怎么进行对外开放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
  2 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
  A 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 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
  D 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下列著作中,属于毛泽东在1928年至1930年完成的,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是()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冈山的斗争》
  D 《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有()
  A 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C 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 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有()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
  6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D 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7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国内社会历史条件有()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C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D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 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有()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9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 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D 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 必须()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始终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11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
  A 立党之本B 执政之基C 强国之路D 力量之源
  12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 要尊重和保障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 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 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 具体的、现实的人B 广大人民群众
  C 作为个体的个人D 社会全体成员
  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 是中国  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B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C 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
  D 体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15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 邓小平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三、材料分析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材料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住工作重点,加快完善制度环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请回答: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简述当前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大意义。如何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材料2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3 以下是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材料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2  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自  “6?25讲话”
  材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结合材料1、2,并联系改革开放的历程,分析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2)结合材料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4中所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简单识记型考点。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故选项为A。
  2 【答案】A
  【解析】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选项为A。
  3 【答案】C
  【解析】参阅第1题。
  4 【答案】B
  【解析】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故选项为B。
  5 【答案】C
  【解析】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项为C。
  6 【答案】D
  【解析】党的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项为D。
  7 【答案】D
  【解析】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故选项为D。
  8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原话,故正确答案为A。
  9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答案A“解放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答案D为“根本的政治保障”。故正确答案为B。
  10 【答案】A
  【解析】略。
  11 【答案】D
  【解析】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原话,必须记住。
  12 【答案】B
  【解析】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时间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时间是在遵义会议后至抗战时期。正确答案为B。
  13 【答案】B
  【解析】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是在这一决议中,对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故答案为B。
  14 【答案】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理论成果。学习时要注意区分。
  15 【答案】B
  【解析】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故答案为B。
  16 【答案】D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故答案为D。
  17 【答案】B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执政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是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的问题。
  18 【答案】D
  【解析】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19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切中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 【答案】B
  21 【答案】C
  22 【答案】D
  【解析】略。参考第19题。
  23 【答案】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4 【答案】B25 【答案】D
  【解析】参阅23题。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BCD【解析】略。
  2 【答案】AD
  【解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D为正确选项。BC选项均是我们党历史上在探索中经历的曲折。
  3 【答案】ABC
  【解析】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发表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著作。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30年著作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通过这些著作,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方面。D选项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不符合题意。
  4 【答案】AB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通过这些著作,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方面。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CD两选项均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和进一步发展阶段的思想,不符合题意。AB为正确选项。
  5 【答案】ABC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方面。这里主要考查考生对其与毛泽东思想中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区别。
  6 【答案】ABCD
  【解析】上述四个选项都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7 【答案】CD
  【解析】考生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回答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国内社会历史条件,而不是国际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D。
  8 【答案】ABCD
  【解析】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BCD。
  9 【答案】ABCD
  【解析】上述选项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完整表述,它反映了党在邓小平理论问题上认识的全面深化。
  10 【答案】ABC
  【解析】上述选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表述,属于记忆型的知识点,大家学习时候要与“三个有利于”内容加以区分,容易混淆。
  11 【答案】AB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故正确答案为ABD。
  12 【答案】ABCD
  【解析】上述选项全面总结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和要求。故全选。
  13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显然C项有误。
  14 【答案】ACD
  【解析】B选项观点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概括的几个文献。在中国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依本题所提供的的选项,只有BD正确。
  三、材料分析题
  1 【答案要点】(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意义:①是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如何推动:①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科学发展。当前,实现科学发展要着力抓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再次,筑牢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长期保障。最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科学发展获得根本动力支撑。②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完善制度环境,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2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 【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在中国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由上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开放的理论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1 18:03 , Processed in 0.0494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