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6|回复: 0

2005年考研前三天模拟试题(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3题(次重)材料1的2.3材料2的2.3材料3. 1(2)2(2)
  
  第14题不出大题材料1辨析一定要理解
  
  第15题: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次重)
  
  相关材料1: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实际,努力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直接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问题。
  
  2.工业化道路的内容。(1)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毛泽东将这一问题视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强调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要通过更加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进入60年代后,毛泽东又提出了依据农业第一、轻工业第二、重工业第三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思想;(2)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还要处理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通过经济建设带动国防建设,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意义:毛泽东关系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材料2: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即我们可称之为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传统工业化道路,一是指发达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二是指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或者说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三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破坏。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强调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第三,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第四,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依据:第一,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同时,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出现过严重失业问题。第二,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科技大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各个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第三,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第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5.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相关材料3: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1.从特点上看,它们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中国工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从体制基础、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时代是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封闭半封闭封锁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下的工业化;现在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经济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工业化。
  
  3.从内容上看,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第16题:结合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说明当前我国应当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点必考)
  
  相关材料1: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某种继承关系。资产阶级民主是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其中包含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权力制衡机制、健全的文官制度等。因此,它的某些民主形式和方法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1)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并为它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具有狭隘性、虚伪性、欺骗性。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是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是金钱的统治。(2)社会主义民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是绝大多数人享有名副其实的民主权利的广泛的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民主制度。
  
  相关材料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地位。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发展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证和支持。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5.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看看):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民主,是亿万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焕发建设国家的强大创造力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作风的必由之路。
  
  6.政治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一是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二是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三是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相关材料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5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二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三是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3.反对照抄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分别由政府法院议会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衡,这种制度是在资本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不同的资本集团决定的,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适应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的国情: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国家的致力权利,民主集中制的人大制度;其次,我国的立法和行政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但是三权之中立法权处于首位,行政司法从属于他;三是,三权分立制度在实践当中矛盾重重,它使国家的力量相互冲突,相互抵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更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关材料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现有的各个民主党派大多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先后成立的。他们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也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极少数共产党员参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3.人民政协55周年实践经验的启示:第一,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增添力量。第二,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第三,必须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不懈努力。
  
  4.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推动人民政协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 [2] [3] [4] [5]
?网友供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17:54 , Processed in 0.03669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