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7 00: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年考研人数上可以分析得到:在06年以前,全国考研人数相对很少,到09年有了快速的增长,出现考研商业化的趋势。因此,06年以前的真题多是重复出现,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石油大学逐渐将沉积、构造和石油地质综合到了一起考查。头两三年是一个适应与观察的过程,因此多采用历年的真题,重复率可达到50%甚至更高。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跨考的学生,在老师们的眼中,跨考学生基础较差,不如本专业的学生。为了使一部分跨考的学生知难而退,13年增加了油矿地质学这本书的考查,说实话,这本书确实比较难,就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书中大部分是与生产实践有关的内容(原名是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即开发地质)。
由于增加了一门课,试卷的结构在13年变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简答题和分析题,其中每个题型下基本都会包含四门课的内容,如名词解释有15个,其中每门课中可能分别为4,4,4,3。但是,题目出得并不死板,名词解释开始变得新颖起来,13年的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在之前的真题中重复率已经低于20%(我记得好像只有一两个名词解释和两道题的填空是原题),作图题是原题(节理的分期和配套,X共轭节理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填空题,13年的填空除了刚才提到的两个原题(靠死记硬背的)外(大概只占填空分值的15%-20%),其他基本都是靠分析理解的,举一个印象较深的例子:真题给出两幅某地区烃源岩的成熟史和生烃史图和一张表(有埋藏深度,R0等信息),要求判断油气在哪个时间开始生烃,顺便又问烃源岩大量生产的R0范围等。从这个填空题可以看出,出题人真的有开始在认真出题了,不再是从历年真题里面去信手拈来,虽然只有几分的填空题,但是出题人会让你先思考再才能填,完全不像之前的试题一样傻乎乎地问你:河流相的四个亚相是什么(4分)。不过13年的简答题还是会傻乎乎地直接问你河流的二元结构是什么。分析题大家可以参考别人回忆的13年真题,还是需要理解才能得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