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强化通关800题节选:毛中特部分(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质论、国情论和动力论  本单元内容共包括三章,考查题型主要应该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主体考查本单元的分析题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和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考查。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考查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以及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过程,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以及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考查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和长期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以及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考查重点: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指( )
  A.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C.找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进行人民公社化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探索的是指( )
  A.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B.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的本质
  4.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5.毛泽东在下列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新阶段》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三个有利于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和谐
  C.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共同富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具体有( )
  A.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3.实现共同富裕是( )
  A.市场经济的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4.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
  A.公有制为主体 B.市场经济
  C.共同富裕 D.计划经济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
  A.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C.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含义有( )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D.任何国家发展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不可逾越的起始阶段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邓小平于1988年5月25日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而且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还于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文中提出了“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的问题。指出:“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材料来源:新华网
  材料2
  我们一定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2)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答案】D
  【解析】主要探索和研究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的历史意义。题干表达的含义与《论十大关系》的历史意义是一致的,即明确表示中国不能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要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A项是《论十大关系》的完成背景,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开始,而不是已经实现和完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是逐渐形成和不断探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C项的说法不科学;D项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的“老大哥”,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已经突破”不符史实,故不选。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著作。同学们注意和《论十大关系》著作内容进行比较记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本质。大学教材原文多处提及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如“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可以直接锁定D项。排除法也可:“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手段不是目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作为宣传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发展生产力”一起,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故排除,选D项。
  7.【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注意与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区分。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除此ABCD的观点,毛泽东还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防止和反对帝国之一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等。
  2.【答案】ABC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四个选项都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B、C、D。
  3.【答案】BCD
  【解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答案A,单纯的市场经济不会导致共同富裕。故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4.【答案】AC
  【解析】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动摇。故正确答案为A、C项。
  5.【答案】ABCD
  【解析】上述四个选项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6.【答案】ABC
  【解析】D选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错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B、C项。
  7.【答案】AC
  【解析】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层含义,即选项A、C。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在理论上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2)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0:05 , Processed in 0.0685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